2021-08-16 15:00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王昕寧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期內,邁普醫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75.45萬元、11324.00萬元及12351.18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94.89萬元、1131.81萬元及2223.29萬元。根據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按照15....
近期,越來越多的新上市公司面臨IPO募集資金不達預期的情況。
8月13日晚,邁普醫學(301033.SZ)發布公告稱,將對各募投項目使用募集資金金額進行調整,總部基地項目和植入醫療器械新產品研發項目的擬使用資金分別削減為1.73億元和2000萬元,不再投入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邁普醫學是一家于今年7月26日登陸創業板的新上市公司,公司位于廣州,成立于2008年,主營業務是開發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主要產品包括人工硬腦脊膜補片、顱頜面修補產品以及生物3D打印機。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邁普醫學已有4個產品處于上市銷售狀態。
據其招股說明書,邁普醫學原擬募資6億元,其中3.6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入到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基地項目,9900萬元用于植入醫療器械新產品研發項目,1.4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發行結果卻與預期相去甚遠。公開信息顯示,邁普醫學最終發行人民幣普通股約1651.58萬股,發行價格為人民幣15.14元/股。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為2.5億元,募資完成率僅為41.67%,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1.93億元。
邁普醫學選擇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 年修訂)》第2.1.2 條的第二項標準,即“(二)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 1 億元”。
報告期內,邁普醫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75.45萬元、11324.00萬元及12351.18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94.89萬元、1131.81萬元及2223.29萬元。根據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按照15.14元/股的發行價,邁普醫學發行后總市值為10.002 億元,恰好滿足上述標準。
無獨有偶,近期另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金迪克(688670.SH)也遇到相同的情況。8月12日,金迪克宣布調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
金迪克是一家專注于人用疫苗的研發、生效、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1個已上市產品以及9個在研產品,涵蓋感冒、狂犬病、水痘、帶狀皰疹、肺炎疾病這5個適應癥。
此次的IPO主要是為了募資投入“新建新型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車間建設項目”、“創新疫苗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項目”,在招股說明書中,金迪克計劃募資16億元,募投項目分別擬投入6億元、4億元和6億元。
按照發行結果,金迪克以55.18元/股的發行價共發行2200萬股,發行后股本總額為 8800萬股,發行市值為48.56億元。IPO募集資金總額12.14億元,完成率約為75.87%,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資為11.36億元。
金迪克采用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 40 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 II 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
盡管成功上市,但同樣由于募資金額低于募投項目投資總額,公司不得不對原計劃進行調整。經調整后,募投項目中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借款項目從原來的6億元減少至4.36億元,創新疫苗研發項目從原來的4億元減少至1億元。
經記者統計,截至8月15日,今年內A股新上市的企業中,屬于申萬醫藥生物行業的共31家,其中20家未達IPO預計募資預期,占比近六成。其中,睿昂基因(688217.SH)、共同藥業(300966.SZ)、邁普醫學、科美診斷(688468.SH)和康諾醫療(688314.SH)的募資完成率不達50%。
而與去年相比,2020年同期(1月1日-8月15日)新上市醫藥生物股的共28家,僅5家未達IPO募資預期。
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趨勢或與機構抱團壓價有關。注冊制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進行詢價定價,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根據詢價結果確定發行價格區間。機構抱團報價,就能以較低甚至擦邊的價格拿到籌碼,上市后短期內獲利了結以獲得收益。
機構抱團打新可能存在幾個特征,IPO募資低于預期,發行價較低,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價差大,IPO詢價高度集中等特征。從今年已上市交易并披露募資數據的304支新股看,募資達到預計募資金額的161支股票上市收入平均漲幅為99.96%,而募資未達預期的143支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則高達297.27%。
監管也關注到此類問題。8月13日晚間,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公告,對19家存在違規情形的投資者采取相應自律措施。中證協稱,在檢查及案件處理中發現,相關網下投資者主要存在內控制度不完善、定價依據不充分、未嚴格履行定價決策程序、工作底稿未妥善保存等問題。
在稍早的8月6日,證監會就修改《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部分條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證監會指出,針對實踐中出現的部分網下投資者重策略輕研究,為博入圍“抱團報價”,干擾發行秩序等新情況新問題,擬對《特別規定》進行適當優化,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者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鉤的要求,平衡好發行人、承銷機構、報價機構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促進博弈均衡,提高發行效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