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13:24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以撈王為例,其于2009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旗下品脾共有“撈王鍋物料理”、“鍋季”和“撈王心靈肚雞湯”三個品牌,分別主打粵式火鍋、迷你火鍋和快速休閑餐飲。...
近兩年火鍋成為吸金賽道,深受資本喜愛,但上市陣營一直未添新將。在繼海底撈的川式火鍋、呷哺呷哺的臺式火鍋上市之后,粵式火鍋撈王和號稱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的七欣天也趕來加入上市隊伍——“火鍋第三股”之爭在2022年年初更加難解難分。
值得注意的是,從上市公司方面來看,在過去的2021年,海底撈與呷哺呷哺的業(yè)績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無論是自身經營還是二級市場表現(xiàn)均處在近幾年的低谷期。此時趕來上市的撈王又會如何打動資本市場?
人均消費超海底撈
從去年9月粵式火鍋連鎖品牌撈王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到1月中旬七欣天正式向港交所遞表,火鍋上市隊伍已有近4年未添新成員,上一次有新成員加入還是2018年在港股上市的海底撈。不管是撈王還是七欣天,誰能搶先上市,都會成為繼呷哺呷哺與海底撈后第三家上市的火鍋品牌。
以撈王為例,其于2009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旗下品脾共有“撈王鍋物料理”、“鍋季”和“撈王心靈肚雞湯”三個品牌,分別主打粵式火鍋、迷你火鍋和快速休閑餐飲。人均消費分別為123.9元、109.8元、108.2元。
相比于現(xiàn)在大多品牌經營的川式辣鍋,撈王則另尋其路主營粵式滋補白鍋。據(jù)弗若斯特沙利文數(shù)據(jù)顯示,粵式火鍋餐廳行業(yè)的收入由2016年的54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73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10.6%。預計至2025年,粵式火鍋餐廳行業(yè)的收入將達到1285億元。
從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粵式火鍋賽道還是具有想象空間的。作為第一家赴港上市的粵式火鍋,據(jù)招股書顯示,撈王在2018年-2021年上半年分別實現(xiàn)營收8.7億元、10.9億元、11.24億元和6.4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905.5萬元、7991.5萬元、6744.1萬元和2145萬元。
從消費群體來看,撈王的三個品牌的主要消費群體均是以年輕人為主,招股書顯示,目前撈王擁有超過860萬名注冊會員,其中有130萬人提供了所屬年齡組別,有約78.4%的消費者為18至35歲的年輕人群。
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的撈王,大部分餐廳位于高端購物中心內。招股書顯示,撈王在中國內地共有135家餐廳。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撈王的門店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qū),其中上海、江蘇、浙江門店數(shù)目最多,分別有39家、47家、30家,占總門店數(shù)的85.92%。撈王目前的經營出現(xiàn)了明顯的“北輕南重”,其目前北方市場僅有北京的5家與陜西的1家。
除獨特的粵式風格外,撈王在人均消費上也是區(qū)別于呷哺呷哺與海底撈。2018年—2020年,撈王的人均消費分別為120.3元、123.7元和128.1元,整體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其2020年的人均消費比海底撈還要略高,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海底撈人均消費為112.8元,而2021年同期下滑至107.3元。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與呷哺呷哺為提升業(yè)績均在去年推出了價位更優(yōu)惠的單人套餐,在此情況下?lián)仆跷磥硎欠駮趦r格競爭上處在劣勢尚待觀察。
在價格高于海底撈的同時,撈王的毛利率也是超過海底撈,招股書顯示 2018-2021年上半年,撈王毛利率分別為65.6%、65.1%、63.1%和63.8%;海底撈的毛利率分別為59.13%、57.68%、57.15%和28.84%。
行業(yè)處在低迷期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受疫情沖擊餐飲連鎖業(yè)一片慘淡,海底撈與呷哺呷哺均分別宣布閉店300家與200家的消息。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餐飲行業(yè)整體處在低迷的大環(huán)境下,火鍋行業(yè)也受到環(huán)境影響。以海底撈、呷哺呷哺為例,2020年二者凈利潤均出現(xiàn)大幅度下滑,2021年上半年略有好轉,但并未完全恢復。在此情況下,海底撈與呷哺呷哺二級市場均受到影響,自2020年年初至今,兩家股價均下滑超40%。同樣為港股上市的餐飲企業(yè)的奈雪的茶,去年上市至今股價仍處于破發(fā)狀態(tài)。
不過,雖然大環(huán)境較差,但餐飲的細分賽道還是大有發(fā)展空間。比如火鍋賽道主打毛肚火鍋的巴奴火鍋、主打腰片的周師兄、主打鴨血的譚鴨血,都已在火鍋賽道嶄露頭角,巴奴火鍋與周師兄均已獲得融資。
對于未來的火鍋賽道空間,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因為火鍋是一個定義非常廣泛的餐飲類型,不同食材和口味,加之國內地域廣闊,因此不同類型的火鍋仍有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空間。”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市場會不停的去淘汰,不停的推陳出新,競爭下市場的成長性還是可期的。”
對于從細分賽道入手的撈王,在沈萌看來:“粵式火鍋與海鮮火鍋、麻辣火鍋相比,區(qū)域性特征更明顯,消費群體相對較小些,因此整體賽道的規(guī)模和發(fā)展空間,受到一定限制,但不排除自我定位在細分市場后,成為小眾群體的核心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撈王推出零售業(yè)務,通過與當?shù)丶皣H商超合作,銷售即食胡椒豬肚雞。在招股書中,撈王表示未來將通過與面向白領消費者的精品商超及大型連鎖便利店進行戰(zhàn)略合作,以此來增強其線下零售布局,還將在其全國各地的餐廳內出售即食產品。撈王表示,要將零售業(yè)務發(fā)展成為業(yè)績增長的另一個核心驅動因素。
但因為在2020年推出零售業(yè)務,撈王的外賣業(yè)務從2020年初的5900萬元降到2020年年末的340萬元。關于撈王接下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華夏時報》記者通過電話聯(lián)系了撈王,但截至發(fā)稿并未接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