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14:31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昱能科技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回復材料中再次詳細闡述了微型逆變器的行業趨勢、下游應用以及相關風險提示等內容,并對其未來成長空間和驅動力(5.600,0.05,0.90%)予以補充說明。...
微型逆變器廠商昱能科技近日向上交所報送了第二輪審核問詢回復材料,加速推進科創板IPO進程。
行業發展趨勢、成長性、境外核查等問題依然是監管本輪問詢關注重點。公司方面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未來將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已組建形成了一支國內營銷團隊加大國內市場開拓。
不過,雖然昱能科技在技術上較為領先,但競爭對手禾邁股份(690.180, 12.18, 1.80%)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進位趕超之勢非常明顯。
微逆和關斷器實現互補
由于微型逆變器市場屬于近幾年新興細分領域,目前市場規模和出貨量在光伏逆變器中仍然偏小。截至2020年末,微型逆變器銷售占比為7.71%,在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中的應用比例僅為5%左右。
為此,昱能科技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回復材料中再次詳細闡述了微型逆變器的行業趨勢、下游應用以及相關風險提示等內容,并對其未來成長空間和驅動力(5.600, 0.05, 0.90%)予以補充說明。
公司方面稱,微型逆變器主要在20kW以下規模的光伏發電系統中具有優勢,且近三年裝機量及占比不斷提升。昱能科技雖然在組串式逆變器產品沒有技術儲備,但微型逆變器和關斷器在滿足安規標準、應用場景和應用成本方面可實現互補。
對于未來發展規劃,昱能科技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暫無并購計劃,后續將加快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據悉,昱能科技正在布局研究基于新一代功率半導體器件(如GaN)的微型逆變器和、光儲一體化產品和專用芯片。
行業競爭格局方面,美國上市公司Enphase占據全球微型逆變器80%市場份額,國內只有昱能科技和禾邁股份等少數廠商涉及該細分領域,陽光電源(117.240, 1.14, 0.98%)、錦浪科技(242.970, -0.55, -0.23%)、固德威(394.990, 10.99, 2.86%)等行業龍頭則聚焦集中式和組串式逆變器。
“目前暫無公開信息顯示陽光電源等其他類型逆變器行業龍頭在微型逆變器領域進行研發和推廣,暫不存在擠占公司市場空間的風險。”昱能科技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針對國內銷售薄弱問題,公司已組建形成了一支國內營銷團隊,積極進行國內市場開拓。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營銷網絡建設亦是昱能科技IPO募投項目之一,公司擬投入8319萬元,占募資總額的15%。昱能科技已在美洲、歐洲、澳洲、墨西哥等多個國家及地區建立子公司,后續將新建華沙、巴塞羅那、圣保羅、新加坡、濟南、鄭州、深圳、中國香港等多個境內外營銷網點。
“從市場需求和技術難易程度等方面來看,組串式和集中式都比微型逆變器容易放量。”一家創投機構投資經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微型逆變器受制政策和成本等因素在國內尚未實現規模化發展。在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相關廠商“抓大放小”,將資源投入到市場主流領域,但未來不排除通過并購等方式切入與微型逆變器廠商直接競爭。
證監會已完成現場檢查
2021年7月,剛獲得IPO受理的昱能科技被抽中成為2021年第四批信息披露質量現場檢查的擬IPO公司之一。盡管公司沒有像其他企業一樣主動撤回,但隨后四個月不僅沒有獲得上交所問詢,而且一度處于中止狀態。
“證監會9月份即完成了對公司的現場檢查工作,公司不存在相關重大疑問或異常。此前中止審核主要是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昱能科技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證監會現場檢查人員根據現場檢查要求,對公司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等文件資料進行現場檢查以及相關人員現場問詢檢查。
不過,由于昱能科技境外銷售占比較高,境外客戶的核查亦是上交所兩輪審核問詢的重點。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回復材料中,公司和保薦機構再度對境外核查的操作流程、回復內容、詢問客戶的客戶覆蓋率以及境外律師實地走訪的具體情況等內容予以解釋說明。
披露的數據顯示,視頻詢問客戶的營收合計占比達80%左右。視頻詢問的客戶收入結構方面,1億美元以上的客戶比例約16%、1000萬-1億美元的客戶比例約38%、規模在數百萬美元水平的客戶占比約20%。
2021年12月,禾邁股份率先登陸資本市場,不僅成為微型逆變器“第一股”,而且頭頂“最貴新股”光環、首發超募869.02%。因此,資本市場對于昱能科技充滿了期待。禾邁股份核心團隊來自浙江大學等高校,產學研相結合。而昱能科技則是由海歸團隊創立,創始團隊曾任職Solaria和賽靈思等等國際巨頭,2010年以非專利技術與民營資本一起創立公司。
相比而言,昱能科技在技術上較為領先。資料顯示,昱能科技在單體和多體微型逆變器產品推出時間上均早于禾邁股份。2021年,昱能科技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八體微型逆變器,推出第二代三相微型逆變器。截至2021年6月末,昱能科技發明專利數量61個,禾邁股份僅為17個。
然而禾邁股份發展勢頭相對更為強勁。《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禾邁股份微型逆變器營收近三年增長迅速,進位趕超之勢非常明顯。2018年,禾邁股份微型逆變器營收達3926萬元,僅為昱能科技18.7%。而截止2021年6月末,禾邁股份微型逆變器營收已達1.62億元,占昱能科技的78%。
毛利率方面,昱能科技微型逆變器為37%左右,而禾邁股份則達54%。公司方面沒有直接回應兩方的差異點,但業內投資人士表示,主要系昱能科技委外代工占據一定成本所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