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09:40 | 來源:和訊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產品及其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9月1日,公司在重慶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近日,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說明書,遞交上市申請。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501萬股。本次發行股份均為新股,公司原股東不進行公開發售股份。
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20日,注冊資本7503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韓宗俊。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產品及其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9月1日,公司在重慶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自主研發能力為企業核心
此前,在《關于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深交所要求說明核心技術的來源和演變過程,以確定公司的創業板定位。對此,溯聯股份回復,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汽車用燃油管路總成、蒸發排放管路總成、真空制動管路總成、汽車流體控制件及緊固件等產品的研發設計與銷售,并順應國家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開發了一系列可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管路總成、快速接頭等產品,目前已具備量產能力。
公司核心技術來源于自主研發,不存在合作研發或以受讓方式取得的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286.59萬元、1,575.88萬元、2,086.11萬元及1,157.17萬元,呈現穩步上升趨勢,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4.45%、4.26%、3.57%和3.42%。其中,2020年及2021年1-6月研發費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當期銷售同比大幅度增長攤薄研發費用占比所致。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擁有核心技術人員5人,占員工總數比例為0.57%,擁有研發人員76人,占比8.60%。
據招股說明書,溯聯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68.57萬元、4,054.64萬元和8,725.48萬元,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522.28萬元、3,677.97萬元和8,324.10萬元。以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與歸母凈利潤孰低考量,發行人滿足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金額為12,002.07萬元,不低于5,000萬元,符合上市標準。
下游客戶集中程度高或成潛在風險
在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89億元、3.68億元、5.82億元、3.38億元。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2.45億元、2.78億元、4.32億元、2.4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4.70%、75.01%、73.79%、73.34%。因此,公司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
若未來公司不能有效開拓新客戶,則容易發生客戶流失或需求下滑,公司產品采購減少;導致客戶與公司暫停或終止業務合作關系的風險。在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施、燃油車銷量趨于穩定以及新能源車銷量逐步增長的行業背景下,公司主要客戶若無法成功轉型或產銷量出現下降,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以及未來業務增長可持續性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溯聯股份表示,客戶集中度高是下游汽車行業特點。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網站公示信息,我國汽車市場“寡頭效應”較為明顯,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形較為常見。由于汽車掌部件均為定制化產品,整車廠往往需要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進行嚴格、漫長的認證過程,一旦確立業務合作關系,即形成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長期戰略合作格局;整車廠商為保證供貨質量和及時性,對零部件一般僅向少數幾家認證后的供應商采購。因此,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客戶集中度較高。
此外,溯聯股份表示,未來將繼續擴大產能規模,提升規模經濟效益,加強銷售與服務網絡建設,為客戶搭建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實現業務服務、技術支持的屬地化、區域化管理,鞏固和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地位,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以應對潛在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