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9 09:1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新數據顯示,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突破4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據中金公司測算,到2030年,我國資管行業的管理規模有望達到300萬億元,其中公私募管理規模合...
最新數據顯示,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突破4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據中金公司測算,到2030年,我國資管行業的管理規模有望達到300萬億元,其中公私募管理規模合計或超120萬億元。
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爆發,基金行業乘勢而上,跑出發展加速度。最新數據顯示,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突破4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接近27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近20萬億元。
而中金公司的測算顯示,到2030年,我國資管行業的管理規模有望達到300萬億元。其中,公私募管理規模增速有望處于領先水平,兩者規模合計或超120萬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基金行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同時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蓬勃發展
公私募規模突破46萬億元
伴隨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長,近3年,基金行業的規模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6.79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了1.22萬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3年前,這一數據為13.46萬億元。這意味著,這3年里公募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增加了13.33萬億元。
受益于高凈值人群數量及其資產規模的持續增長,私募基金同樣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私募基金存續規模達19.97萬億元,較2019年6月底增加了逾6萬億元。同時,百億級證券私募機構的數量也迅速突破100家。從最新數據來看,截至7月底,百億級證券私募機構已達112家。
截至6月底,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達到46.76萬億元。
面對基金客戶群體的不斷壯大,引導投資者長期投資成為基金行業的工作重點。從產品端來看,公私募機構相繼推出較長持有期限的產品。例如,6月證監會網站顯示,華夏基金上報華夏遠見未來10年封閉運作混合基金。類似的還有,久陽潤泉資本7月備案了一只10年期私募基金產品。
與此同時,投資者陪伴工作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廣發基金表示,投資者的陪伴和引導要因人而異,因投資者而變,針對不同投資知識背景、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精準的、有針對性的陪伴。
“基金銷售只是一切的開始,客戶陪伴是一項長期工作。伴隨基金銷售線上化的趨勢,線上運營正在成為客戶陪伴的主要方式。”在德邦基金總經理張騄看來,基金行業正在迎來90后、95后,甚至是更年輕的客群,借助互聯網平臺,可以高效地實現對更廣泛客戶群體的陪伴。
多方助力
基金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行業快速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已經形成,這為以價值投資見長的公私募機構提供了投資機遇。
其次,在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這為資管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
最后,監管部門致力于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例如,資管新規打破了剛性兌付,使得資管行業的標準趨于統一。同時,在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投資者尋覓新的投資方向。近3年來市場演繹結構性行情,基金賺錢效應凸顯,大量投資者借基入市。
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接近9%。以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從2019年6月底至今,逾600只基金凈值上漲一倍。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2021年股票類私募證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中位數為10.6%,全年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項目退出本金達到2757億元,整體回報為3.35倍。
在滬上某基金公司董事長看來,近幾年權益基金快速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社會直接融資的比重,助力資本市場改革;另一方面,有效帶動了居民進行財富管理,分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紅利。當下權益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視。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期在“2022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我國私募基金行業已經從一個“小眾行業”發展成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從量的增長向質的發展邁進。在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同時,對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勇立潮頭
公私募發展空間廣闊
居民理財需求潮涌,資管行業的未來是星辰大海。據中金公司測算,到2030年我國居民金融資產規模有望達到486萬億元,對應2021年至2030年,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9%。與此同時,以金融機構、養老金、海外資金等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快速增長,也為資管行業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
中金公司認為,2021年末,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為132萬億元。以資管行業規模/GDP這一指標來衡量資管行業的深度,我國資管行業的這一指標已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但較海外成熟市場仍有一定的差距。中性假設下,到2030年,我國資管規模有望達到300萬億元,對應2021年至2030年,年復合增速為9.5%。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預測,到2030年,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有望達到76萬億元,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有望達到51萬億元,公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年復合增速在所有資管行業中處于領跑水平。
多位公募掌門人也直言,當前基金行業處于黃金發展期。西部利得基金董事長何方表示,從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人口結構來看,居民金融資產的配置比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未來5到10年,公募基金行業將繼續處在黃金發展期。”在何方看來,2000年以后,美國公募行業的標準化、指數化產品發展迅速,大公司優勢越來越明顯,行業越來越向頭部公司集中。如果參考這個規律,中國公募行業里中等規模的公司可能還有3到5年的發展時間窗口,在行業格局固化之前,應把握行業細分機會,實現快速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