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11:1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ST凱樂、*ST金洲2家公司股票收盤價分別為0.49元/股、0.76元/股,均已連續19個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后續1個交易日漲停,也將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
截至2月1日,A股*ST公司均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記者據此結合滬深交易所1月13日發布的《關于加強退市風險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梳理,2家公司已鎖定交易類退市,10家公司預告了財務類退市(剔除上述2家公司),4家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監管部門對退市監管越來越嚴格,對“殼公司”“僵尸企業”精準打擊,今年財務類退市仍將是主流。隨著信披監管進一步加強,預計規范類和重大違法類退市公司的數量可能上升。從長期來看,財務類退市公司數量可能下降。
16家公司鎖定或預告退市
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ST凱樂、*ST金洲2家公司股票收盤價分別為0.49元/股、0.76元/股,均已連續19個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后續1個交易日漲停,也將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而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ST凱樂還可能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和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面臨多重退市風險。*ST金洲亦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剔除上述2家公司后,還有10家*ST公司預告了財務類退市,大多為觸及凈資產為負的指標。部分公司也面臨多重退市風險,如*ST吉艾預計公司2022年度凈利潤為負值且扣除相關項目后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負值,可能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此外,截至2月1日,公司股票收盤價為1.01元/股,此前,公司股價曾連續13個交易日低于1元。
另外,*ST新海、*ST計通、*ST紫晶和*ST澤達4家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綜合來看,鎖定退市和預告退市的公司共有16家。
2022年,共有42家公司被強制退市,創下歷史新高,其中39家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退市類型來看,預計2023年財務類退市仍將是主流。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退市監管越來越嚴格,精準打擊了財務不合格的公司,保護了投資者利益。預計未來財務類退市公司數量將逐漸減少。
監管緊盯規避退市行為
記者注意到,還有多家*ST公司2022年業績剛剛“及格”,收到交易所問詢函。
如*ST運盛1月30日發布的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7500萬元至8500萬元,扣除相關項目后營業收入為6500萬元至75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00萬元到600萬元,可能觸及“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退市指標。
當日晚間,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四季度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在四季度新增貿易類收入,列表披露非經常性損益具體構成及金額等。
*ST文化預計2022年的凈利潤和營業收入組合指標和凈資產指標都剛剛達標。公司預計2022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6150萬元至9000萬元,預計扣除相關項目后營業收入為1億元至1.45億元,預計凈資產為410萬元至600萬元。公司風險提示公告顯示,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公司司法重整,相關債務豁免事項若未能生效,則公司凈資產將極有可能為負值。
對此,深交所發布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業績預告中是否考慮上述債務豁免事項的影響,如否,說明具體原因及合理性,并說明是否存在通過信息披露影響公司股價的情形。
實際上,《通知》亦重點關注規避退市相關事項,一方面圍繞營業收入扣除金額確認、非經常性損益認定、審計意見類型以及異常財務處理等焦點問題,針對性提出具體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從四個方面督促退市風險公司董監高和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履職盡責。
“隨著信息披露規則的逐漸完善,今年可能出現更多由于信息披露不合規而退市的情況。另外,退市流程將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實現應退盡退,保護投資者權益。”陳靂表示。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周建華表示,2023年監管將繼續針對造假上市等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進行嚴厲打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