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5:50 | 來源:搜狐財經 | 作者:魏茹 李文賢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茅臺酒包裝能力提升示范線建設項目”也于日前成功交付并順利投產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魏茹 李文賢
2023年新年開工伊始,貴州茅臺便帶著一份“專利成果”面世。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信息顯示,貴州茅臺于1月31日申請公布其專利發明結果,命名為“一種提升醬香型白酒基酒產質量的方法”,該專利可顯著提升各輪次基酒的產質量,并進一步提升醬香型白酒的總產量。
(圖片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
搜狐財經通過估算,若按照上述發明試驗結果中最高產量為現有生產標準,預計貴州茅臺全部52棟制酒車間的1404個制酒班組,在每個班組產量為69.2噸的假設下,全年總產量將達到9.72萬噸。
針對上述專利內容,親近品牌人士向搜狐財經解釋稱,該項專利并非新成果,主要為了對以往生產中摸索的經驗進行匯總整理,以便對生產技術進行保護。
去年3月,因2021年技術中心評分較低,茅臺被撤銷“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資格引發熱議。當月,茅臺董事長丁雄軍表示要將茅臺打造成行業科技創新高地和原創技術策源地。并在去年10月成立茅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搜狐財經盤點發現,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研發費用約1.15億元,同比增長約172.97%,占比營收約0.13%,相較于上年同期研發占比0.006%,其占比有明顯提升。
搜狐財經梳理近5年以來貴州茅臺釀酒、儲酒以及包裝等擴產技改項目,其投入資金合計達59.35億元。其中,2019年技改投入資金出現大幅增長,相較于上一年資金投入同比增加102.20%。
新專利提產增效,2022年總產能已超9萬噸
1月31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發明公布中,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有“一種提升醬香型白酒基酒產質量的方法”的專利,專利發明人為李清亮、王莉、崔同弼、楊理章、楊帆、倪德讓以及楊玉波。該專利于2022年10月31日申請,目前處于申請公布狀態。
據貴州茅臺發明專利申請信息顯示,上述發明屬于白酒釀造技術領域,可以根據不同發酵輪次物料特性的不同,將釀酒年度所需的總谷殼用量按照不同發酵輪次進行不同比例的添加后,可以顯著提升各輪次基酒的產質量,并進一步提升醬香型白酒的總產量。
白酒資深行業人士肖竹青向搜狐財經透露稱,上述發明結果是在傳統的“師父帶徒弟”的制酒過程中,不斷摸索得出,并非一日之功。為響應國家號召,茅臺將生產質量、生產工藝等持續進行標準化,而選擇將各項技術成果進行梳理總結,并申請專利。這一說法也由親近品牌人士確認。
按照上述發明結果,在三組不同總谷殼用量添加中,會對不同輪次的基酒產量產生不同的影響。
若按照黃金輪次來看,依據i茅臺信息顯示,六輪次制酒中,三、四、五輪次為黃金輪次,依照上述發明結果,當谷殼添加量為21%時,第三、四輪次基酒產量達到最高;當谷殼添加量為17%時,第五輪次基酒產量達到最高。
近兩年以來,隨著貴州茅臺的不斷技改擴產,其總產能加速釋放。
2022年12月,貴州茅臺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投資建設茅臺酒“十四五”技改建設項目的議案》,計劃投資約155.16億元,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茅臺鎮太平村和中華村,規劃建設制酒廠房68棟、制曲廠房10棟、酒庫69棟及其相關配套設施,建成后可新增茅臺酒實際產能約1.98萬噸/年,儲酒能力約8.47萬噸。
與此同時,“茅臺酒包裝能力提升示范線建設項目”也于日前成功交付并順利投產。據悉,該全自動化生產線將專門用于普通飛天茅臺酒包裝,在管控包裝生產質量的情況下,使得產品入庫產能達到1.2萬瓶/時,有效提升產能。
2019年1月,貴州茅臺總投資達83.84億元的醬香系列酒3萬噸技改工程項目正式動工,也于2021年其產能開始持續釋放。
據貴州茅臺初步核算,2022年度,預計茅臺酒基酒產量5.68萬噸左右,系列酒基酒3.50萬噸左右,總產能已達到9.18萬噸左右,同比增長約8.38%。相較于大規模投資技改前,總產能增加30.77%。
搜狐財經梳理,2018年-2021年,貴州茅臺實際總產能分別為7.02萬噸、7.50萬噸、7.51萬噸和8.47萬噸,后三年分別同比增長6.8%、0.13%、12.78%。
對比來看,自2021年起,貴州茅臺整體產能出現明顯提升。
此外,搜狐財經梳理發現,近5年以來,貴州茅臺在釀酒、儲酒以及包裝等方面技改項目資金投入從5.35億元增加至20.22億元。
其中,2019年貴州茅臺技改項目資金投入出現翻倍,從2018年的5.61億元一躍攀至11.33億元。
截至2022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當年技改項目資金投入合計約8.50億元。
加大研發費用比例,2022年公開專利66件
除了加碼擴產提效,自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上任以來,尤其自去年2月茅臺集團企業技術中心因被評定不合格被撤銷資格后,其便愈發重視科研創新。
據貴州茅臺202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內,其研發費用約1.15億元,去年同期研發費用約4210.49萬元,同比增長約172.97%。
對比同期,2020年前三季度、2021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分別下滑41.84%、增長11.11%。
2022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研發費用同比增加160.33%,研發支出同比增長189.81%。
在研發人員數量方面,2021年,貴州茅臺研發人員數量為659人,占比公司總人數約2.20%。2020年,貴州茅臺研發人員數量為513人,占比公司總人數約1.77%。
搜狐財經梳理發現,截至目前,貴州茅臺共擁有專利393項,其中外觀設計221項,占比達56%以上;發明公布74項,實用新型53項,發明授權有45項。
從時間線來看,2000年以來,貴州茅臺在2021年申請專利數量最多,達到99項;專利公開數量最多也集中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別公開專利95件和66件。
而2021年也恰好是丁雄軍上任的第一年,隨后其多次公開強調加碼在科研領域建設。
2022年2月25日,丁雄軍在走訪茅臺學院時表示,要持續提升茅臺學院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進一步發揮茅臺學院人才和科研能力優勢,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更大成效。
同年3月19日,茅臺集團分別與省科技廳、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簽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涉及科技創新、釀造微生物研究、水環境微生物研究、赤水河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研發。
同月20日,丁雄軍在茅臺集團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上表示,要全力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和原創技術策源地,持續激發創新獲利。
去年10月,丁雄軍為茅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揭牌,并再次強調科研重要性,要求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和效益。
此外,搜狐財經梳理發現,丁雄軍在2022年深入生產一線工作調研共計19次,相當于每月調研1.6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