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13:56 | 來源:市場資訊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旺成科技的主營產品主要是應用于摩托車、燃油汽車領域,募投項目倒是包含了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但這是以后的事兒,眼前還都是燃油汽車捆綁在一起。乘聯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預...
北交所到現在成立了也有兩年多了,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已增長至162家,較當年初的82家擴容一倍,總市值超2100億元;累計實現公開發行融資超300億元,且作為 “預備軍”的創新層公司還有近1700家。但另一方面,北交所估值低、流動性弱也是有目共睹,對此很多專家也都有自己的分析和建議,比如降低投資門檻以吸引更多韭菜進場等等。力場君倒是認為,北交所股票質量相對較差,也是個很核心的因素。
舉個例子,最近有一家公司名叫“重慶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是“旺成科技”,之前在新三板掛牌了將近9年了,現在正在申請到北交所上市并募資1.6億元,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9.730,0.01,0.10%)。
旺成科技的主營產品主要是應用于摩托車、燃油汽車領域,募投項目倒是包含了新能源汽車傳動部件,但這是以后的事兒,眼前還都是燃油汽車捆綁在一起。乘聯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預計,1月份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降34.6%,但新能源同比還增長1.8%,下降的部分都來自于燃油車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旺成科技的業績能好到哪去?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早在2018年的凈利潤就達到4400萬元,到2021年卻下降到3700萬元,2022年幾乎確定性地還將同比下滑。遠的不說,旺成科技的第二大客戶是新大洲,目前新大洲尚且自身難保,早就把摩托車生產資產變賣用于保殼了,作為其核心供應商的旺成科技又能如何?
不僅如此,力場君還發現了一個細節信息,懷疑旺成科技IPO信息披露不實。主要出在用電量的數據上,招股書披露的主要能源供應情況顯示,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采購電力金額分別為845.23萬元和1142.68萬元。
但與此同時,“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分公司”一直都是旺成科技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向其采購金額分別為1007.69萬元和1315.37萬元,采購項目就是電力。也即旺成科技的信息披露中,向重慶電力采購的金額,就超過了前文披露的全部電力采購金額,這能是真實的?
事實上,旺成科技此前曾于2017年申請過在滬深交易所主板上市,隨后在2018年1月撤回,大概率就是因為業績不行。而現如今,這家滬深交易所主板的“棄兒”,在業績仍然乏力且存在財務造假嫌疑的背景下,卻要申請登陸北交所,難道北交所就甘心淪為承接劣質公司的垃圾桶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