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16:46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清大科越”)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準備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7.49億元,分別用于智能電網調度和市場交易系統研發...
近日,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準備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7.49億元。
隨著國家電力市場改革、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相關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電力軟件公司準備登陸資本市場。
近日,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清大科越”)已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準備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7.49億元,分別用于智能電網調度和市場交易系統研發升級建設項目、基于電力大數據和云架構的智能AI服務平臺研發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等。
清大科越專注于電力市場交易、電網智能調度、智能發售電和能源互聯網等應用領域,主要產品和服務為自研軟件產品、軟件開發服務等。報告期內(2019-2022年9月),清大科越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787.7萬元、5967.33萬元、8035.69萬元、-1440.02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清大科越的客戶集中度較高,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支撐公司近八成業績,且受國家電力市場改革政策影響較大,此次能否順利上市值得關注。
毛利率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清大科越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公司核心軟件產品毛利率更是公司所在“軟件開發”行業均值的近兩倍。
招股書顯示,同樣從事電力市場交易業務的朗新科技、恒華科技、遠光軟件、國能日新等上市公司,2019-2021 平均數據的平均營業毛利率分別為44.60%、39.81%、61.80% 和65.32%,而清大科越同期的毛利率為69.20%,分別高出前者24.6、29.4、7.4和3.9個百分點,在業務規模以及研發實力遠不及前者的情況下,盈利能力遠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其中,按照產品類型劃分,自營軟件產品是清大科越第一大營收來源。截至2022年9月,公司自研軟件產品毛利率為80.83%,為“軟件開發”行業平均值的1.88倍。
事實上,毛利率的異常,極易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清大科越招股書中做了大量的解釋。
“公司較高的毛利率水平一方面說明公司主營業務技術門檻較高,參與的市場主體較少,競爭程度較低。”按照清大科越的解釋,公司毛利率水平較高,主要是受核心技術含量、產品研發能力、市場競爭力度、客戶需求預算等重要性因素的影響。
上述解釋能否獲得監管層的認可,尚不得而知。針對清大科越毛利率高企的真實原因,《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公司董秘辦公室負責人正在出差,暫時無法回復相關問題。
“目前我國的能源電力市場,正在從這個單一的生產時代加速,向綜合服務時代來。”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指出,國家電力行業的投資規劃將進一步助力電力信息化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行業公司有望獲得持續的政策紅利。
不過,有華北某券商行業分析人士亦表示,電力市場交易領域玩家扎堆,如同行業公司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對電力信息化產業的投入,可能會對清大科越未來是否能夠持續高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高毛利或難以為繼
清大科越的亮眼業績或許僅是“曇花一現”。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9月,清大科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1.73億元和1.9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28億元、0.60億元、0.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5.95%。
不過,截至2022年三季度,清大科越的營收規模與利潤水平沒能繼續延續往年的高增長。當期實現的營業收入為0.48億元、凈利潤更是出現了虧損,為-0.14億元。
盡管清大科越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存在較明顯的季節性波動,上半年收入較少,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清大科越業績波動幅度較大,或與公司高毛利項目難以持續息息相關。
按照應用領域劃分,清大科越主營業務可分為電力市場交易、電網智能調度、智能發售電和能源互聯網四部分。其中電力市場交易和電網智能調度兩個領域的營業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為 66.05%、85.68%、76.35%和 48.26%,是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
2019年至2022年9月,清大科越電力市場交易、電網智能調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金額為0.41億元、1.12億元、0.94億元和0.14億元;0.40億元、0.36億元、0.57億元和0.10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對應其各年營收增速分別為173.17%、-16.07%、-85.11%;-10%、58.33%、-82.46%。其營業收入增長率猶如坐上過山車般,快速上升后又出現下滑,這表明其銷售增長情況尚處于不穩定狀態。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清大科越取得業績的高增長主要就得益于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客戶的貢獻。兩大電網公司合計貢獻收入占清大科越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達54.86%、89.39%和80.92%。
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給公司帶來的回款壓力也日漸加大。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 0.36億元、0.90億元、0.81億元和0.6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28.71%、52.30%、41.04%和140.06%。
“在電力市場交易領域,從理論邏輯上講,核心參與者為國電南瑞和中國電科院、遠光軟件、國電南瑞等國網體系內的公司,因為他們掌握著核心的發電端和用電端的數據資源,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及市場對于穩定、高效電能的需求。”
前述券商行業分析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隨著國家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也在涌現出一些特色化的需求以及商業模式,如電網調度、虛擬電網、電力交易等細分、小眾市場。對于朗新科技、清大科越民營公司能否成行,要看電力市場改革推進情況、電網公司相關政策變化等是否朝著有利于其發展的方向邁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