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09:11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裴利瑞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我在從業之初就經歷了很大的市場波動,持有人體驗不好,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能聚焦到長期穩健、持有體驗好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方法上。”褚艷輝說。...
自去年四季度市場見底以來,A股開啟了震蕩向上的行情,雖然長期投資機會比較明確,但流動性與政策的變化也時刻影響著短期市場的走勢。在震蕩環境下,絕對收益目標策略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
目前擔任浦銀安盛絕對收益部總經理的褚艷輝,有15年證券從業經驗和9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他旗下管理著多只絕對收益投資策略基金。市場上的“固收+”產品大多由固收基金經理擔綱,而褚艷輝則是權益投資出身,這和同業有很大不同。
權益投資出身
轉型絕對收益
從履歷來看,褚艷輝為經濟學碩士,2004年8月至2008年4月間曾在上海信息中心擔任宏觀經濟、政策研究員,2008年5月到2010年9月在愛建證券擔任制造與消費大類行業高級研究員,2011年4月加盟浦銀安盛基金,擔任機械制造方向的高級行業研究員,2014年開始管理混合型基金,隨后逐漸將能力圈向大類資產配置和固收投資拓展,深耕絕對收益投資策略。
“我在從業之初就經歷了很大的市場波動,持有人體驗不好,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能聚焦到長期穩健、持有體驗好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方法上。”褚艷輝說。
談及自己轉型的心路歷程,褚艷輝坦言有過不適應的階段,“雖然我們是銀行系基金,有很優秀的固收研究團隊,但我作為基金經理仍然需要去不斷學習,學習固收資產如何配置,投資組合如何動態調整,如何控制回撤,如何做絕對收益。這和做主動權益、相對收益產品,只需要找最牛的股票有很大不同。”
在“固收+”產品當中,固收資產部分其實區分度不高,基本上都是通過票息來爭取組合的收益安全墊,而關鍵則在于如何從增收益的部分提升組合表現。從這個方面看,一個權益基金經理來管理“固收+”,優勢還是不小的。褚艷輝認為,權益出身的基金經理做“固收+”,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市場敏銳度更高。
“權益-”比“固收+”更貼切
談及如何實現“固收+”和絕對收益的策略目標,褚艷輝多次提到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我在讀研究生時,論文題目叫做《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研究》,當時就在研究如何通過資產配置控制風險,每類資產如何尋找安全邊際等問題,這對我后來做絕對收益有很大影響。”他說。
在固收資產方面,褚艷輝將其定位于組合的安全墊,因此不會做過多的風險暴露,不會加過多杠桿和久期,或者降低評級。從過往持倉來看,褚艷輝的債券持倉主要為3A的央企、公用事業債券。
在權益資產方面,褚艷輝也將風險意識時刻融入到組合管理中。比如,他一般會將組合分散在七八個行業,不在某一個行業或領域做過多超配,不投周期性行業、高波動性行業;在個股配置上,他一般會把組合盡量分散到20只以上的股票中,減少個股風險的沖擊。
“我和渠道交流的時候有一個心得,相比‘固收+’,也許‘權益-’的概念顯得更貼切,更容易讓投資者接受。這本身就是一個低倉位的權益產品,相比于高波動高彈性,我們更關注高確定性,更加重視客戶的持有體驗。” 褚艷輝表示。
當前處于右側投資階段
展望后市,褚艷輝認為,中國經濟有望向中長期的潛在增速靠攏,今年設立的5%的經濟增長是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和PPI數據都比較溫和,流動性大幅收縮的擔憂得到緩解,疊加海外風險事件對美聯儲加息力度的影響,預計外部環境也將逐漸寬松。
與此同時,5%的經濟增長目標也需要豐富靈活的政策工具,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褚艷輝指出,當前的政策環境相對友好。制度層面,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多次提及,全面注冊制也在今年正式落地,都感受到國家對發展經濟的重視。
回到A股市場,如果說2022年的市場是內外交織、錯綜復雜的,褚艷輝認為,2023年的市場會在經濟復蘇、流動性相對寬松的背景下震蕩向上,站在當前位置,這是一個勝率比較不錯的點位,市場已經進入到右側投資的階段。
“當處于右側投資階段,遇到調整應該開心,一個比較好的操作就是在回調的時候加倉或者調整組合配置,使自己的組合能更貼近市場的變化,把投資方向放在空間更大的資產上。” 褚艷輝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