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1 08:40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中喬體育被各種訴訟纏身,還曾因商標侵權而被邁克爾喬丹起訴,最終在A股上市被推遲十年。此外,近年來,該公司庫存居...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3月4日,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喬體育)滬主板IPO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并于3月31日因財報更新而中止了上市進程。招股書顯示,中喬體育主要從事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配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中喬體育被各種訴訟纏身,還曾因商標侵權而被邁克爾喬丹起訴,最終在A股上市被推遲十年。此外,近年來,該公司庫存居高不下,而且凈利潤也在下降,該公司還曾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屢遭消費者投訴。
訴訟纏身 曾因商標侵權延遲上市
天眼查顯示,中喬體育有自身風險1873條,周邊風險141條,這在眾多上市公司中比較罕見。司法風險高達999條以上,司法解析也有99條以上。
在眾多司法解析中,侵害商標權糾紛高達602條。
事實上,中喬體育當年第一次沖擊A股上市時就是因為訴訟被迫撤回。早在2011年11月,中喬體育在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請獲發審委審核通過,希望成為A股市場上的“體育用品第一股”。
當時,中喬體育全稱還是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丹體育),“喬丹”二字讓該公司的逼格直接拉滿,品牌知名度在消費者中非常高。然而,此后眾所周知的商標訴訟消耗了該公司近十年,導致該公司的IPO一直不能成功。
2012年,美國NBA球星喬丹以“爭議商標的注冊損害其姓名權”將當時還稱為“喬丹體育”的中喬體育告上法庭,復雜的官司從中級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做出裁決,喬丹體育公司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同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令喬丹體育停止使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并賠償原告邁克爾·杰弗里·喬丹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等多項判罰。2021年,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與邁克爾·杰弗里·喬丹的訴訟耗費了中喬體育十年時間,在這期間之前,國產運動品牌李寧、安踏、特步、361度分別于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登陸港交所。而在2014年,貴人鳥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體育用品第一股”。
未能抓住資本市場先機,中喬體育還面臨眾多競爭。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耐克中國、安踏、阿迪達斯中國、李寧和斯凱奇中國,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5.2%、16.2%、14.8%、8.2%、6.6%,中喬體育未能擠入前五。
而且,中喬體育在門店上也不占優。與李寧、安踏、特步、361度相比,中喬體育品牌專賣門店數量位列第三。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的專賣店數量達6269家,不及安踏9223家和李寧7112家專賣店規模,略超特步6251家和361度5366家的專賣店數量。
庫存居高不下 凈利潤下降
再次沖擊滬主板IPO,中喬體育擬募集資金10.64億元,其中3.48億元用于鞋生產基地擴建項目、1.29億元用于研發設計中心建設項目、4.7億元用于全國戰略直營店建設項目、1.17億元用于信息化建設項目。
由此可見,上述募集資金中的33%將擴大鞋產量。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中喬體育運動鞋的產能分別為2166萬雙、2166萬雙、2174萬雙和1235萬雙,報告期內,其鞋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90.26%、88.41%、99.36%和89.94%,產能利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總的來看,中喬體育的產能利用并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產量高位運行的時候,其存貨也居高不下。報告期內, 該公司的存貨分別為90635.75萬元、84491.41萬元、92970.95萬元和132,509.25 萬元,存貨數量一直在攀升。
同期,該公司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較高,分別為24.63%、24.34%、18.45%和20.98%,基本保護在20%以上,而同期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占比僅分別為14.31%、18.05%、17.79%和13.57%。
對于存貨占比的上升,中喬體育表示,公司存貨主要為庫存商品,主要為公司根據對市場需求的預測備有的庫存。如果公司對市場需求的預測出現重大偏差,或受諸如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響導致市場需求減少,或客戶自身無法執行訂單的情況,或因知識產權糾紛等事項導致上述存貨不能按正常價格出售,可能會導致公司存貨跌價損失顯著增加,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在庫存高企的同時,中喬體育的毛利率和凈利潤也在下降。報告期內,中喬體育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1.99%、29.83%、28.23%和27.51%;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則分別為8.32億元、7.38億元、6.95億元和3.63億元,其毛利率和凈利潤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
產品有質量問題 屢遭投訴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下滑的同時,中喬體育的產品質量也屢遭投訴。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該公司的累計投訴量為310起,僅15起被回復,13期已完成。
一位消費者在2023年1月6日購買了一雙籃球鞋,穿了一周后出現質量問題,2月6號將鞋子送回門店,但門店一直不處理,要求退費。
2023年2月22日,中國喬丹跑鞋飛影PB3.0新品發布,官方宣傳的產品火箭聯名套裝是限量222套的。套裝內附有帶編號的限量卡片,一位消費者購買之前也和官方客服核實過了,得到確實限量的回復。
但當該消費者收到商品的時候并沒有限量的卡片,隨即這款商品在該消費者找客服理論的時候下架了!客服也一直在推脫這個問題,不予解決,打了喬丹的官方投訴電話,態度非常不好,告訴我解決不了,打天貓官方投訴電話,到現在還沒有解決問題!作為一名支持國產品牌的消費者,該消費者覺得受到了欺騙,非常傷心。
另一消費者兩個月之前買了一條喬丹褲子,但買后商家一直不發貨,后來補發之后還是爛的褲子,整條褲子起球,商家不管,不回復,不處理。希望平臺作出處罰。
對于上市問題,《電鰻財經》向中喬體育發去了求證函,截至發稿時未收到該公司對相關問題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