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09:29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姚波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港股再現V型反彈。6月2日,恒生指數在觸及18000點附近年內新低后大漲4%,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港股再現V型反彈。6月2日,恒生指數在觸及18000點附近年內新低后大漲4%,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是哪些因素促成此次V型上攻?機構普遍認為,港股破凈后到達估值底部為上攻提供了基礎,而基本面潛在改善信號和市場對于新一輪政策刺激的預期也形成共振,進一步推動港股走強。
機構預計,海外市場影響港股的因子將會逐漸減弱,美元及債息沖高后逐漸下行,港股流動性壓力得以緩解。
恒指第四次破凈
過去10年,恒生指數有4次較長時間的連續破凈。2016年1月至7月初,恒指PB跌至最低0.87倍,恒指首次破凈;第二次是2020年3月至9月,新冠疫情暴發影響全球市場流動性,恒指PB跌至最低0.84倍;第三次是2022年3月到10月末,美聯儲啟動近40年來最激進加息后,恒指PB達歷史新低0.72倍;當下也就是從2023年2月末至今,港股估值下降,主要受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預期、歐美銀行業風波以及債務上限等因素擾動。同時,市場對國內經濟復蘇的預期悲觀,疊加港股權重股大股東減持及外資流出等因素,恒指PB跌至最低0.88倍。
港股流動性主要受到國際資金的影響,恒指破凈基本與美聯儲的加息動作重疊。但各個破凈周期又呈現不同的特點。
高盛指出,近期中資股表現疲弱,反映了多方面的擔憂:中國經濟面臨人口老齡化等挑戰,外部地緣政治環境仍存困擾,資金面受到匯率和利率的沖擊。
較低的估值水平為反彈提供了空間。股指反彈后,恒指PB從最低0.88倍反彈至0.91倍,指數成交額從年內新低迅速放大至超1700億港元,顯示破凈后許多資金認為估值值得買入。
從技術數據來看,截至5月30日,香港市場賣空金額占比已達到19%的極值,在此位置上較容易出現空頭回補,也助推了港股的反彈。恒生指數多項技術指標呈現極度超賣狀態,存在明顯的技術性反彈要求。
基本面改善預期
港股大漲的背后,是一些基本面因素出現了改善的跡象。
6月1日公布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9,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49.5。從趨勢來看,PMI較4月份回升1.4個百分點,時隔兩個月重回擴張區間,傳遞出積極樂觀的信號。而5月31日公布的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8.8,低于預期的49.5,與官方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54.5形成對比。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認為,表現相左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月度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長復蘇的不均衡。“這其實是在意料之中。因為幾乎每個主要經濟體疫情后的復蘇之路都或多或少表現出了此種不均衡。考慮到財新PMI是唯一一個涵蓋中小企業的PMI,被認為是更能全面衡量私營部門信心的指標。從數據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復蘇之路仍在正軌,且當月官方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仍保持在53.8的高位。
同時,香港4月本土零售總銷貨價值同比上漲15%,至此已連升5個月,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消費的復蘇方向。
花旗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消費超預期,今年頭4個月零售銷售同比增長21.7%,反映內地旅客重臨、本地社交活動復蘇以及超低比較基數的效應。該行預計,受惠于五一長假,5月份的零售銷售數據將持續改善。
根據花旗的預測,香港今年GDP的增幅為4.5%,零售同比將提高20%至25%,主要來自消費和旅游的貢獻;電子產品、耐用消費品及奢侈品零售購買力仍然疲弱,但大眾消費品正在復蘇軌道上。
期待刺激政策落地
當下,市場期待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措施。有報道稱內地會放寬針對房地產業的相關政策,一些汽車領域的消費刺激政策也正在落地。
全國很多地方持續出臺地產放松政策。近日,青島出臺地產新政,新建商品房出售條件由網簽滿5年變更為3年,取證只需滿2年。首付比例上,限購區域首付比例不變,首套最低30%、二套最低40%,非限購區域首付比例首套最低調整為20%、二套最低調整為30%。其它政策還包括二手房帶押過戶、推行棚改房票政策和嘗試國有企業或者平臺公司收購存量房源作為保租房。
新能源車的稅收減免優化也提上日程。6月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指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優化消費環境,更大程度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6月2日恒生指數權重股中地產及汽車經銷商表現強勁,龍湖集團、碧桂園服務、中升控股均上漲超過10%,李寧等一些消費股也出現大漲。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盡管近期的經濟數據表明內地復蘇動力放緩,但估值已反映了經濟弱復蘇的事實。服務業受到“五一”假期效應帶動表現出較強韌性,加上暑假旺季即將來臨,預計服務業會繼續支撐經濟增長。不過,中國10年期債息在2.7%處企穩,沒有再下試低位,反映債市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沒有繼續明顯看空。
趙耀庭認為近期有機會出現一次降準,房地產和汽車也可能得到補貼,以進一步提振消費者信心。不過,隨著經濟增長螺旋式復蘇,政策制定者應會謹慎行事,避免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措施。
海外因素持續演化
從影響港股的外部環境來看,海外流動性仍是主導港股估值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市場對于美聯儲持續加息的預期有所松動。
此輪加息周期是否結束仍未有定論,外部因素短期或仍有波動。6月2日出爐的5月非農就業人數大超預期,數據支撐下,消費者支出具有韌性、并可能加劇通脹的觀點,可能導致美聯儲進行更多的加息,或者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水平。不過,加息周期末期的擾動仍然屬于強弩之末,非農就業數據并沒有影響市場,數據出爐后,美股意外狂飆,中概股集體大漲。
6月1日,美聯儲公布了年內第四份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最近幾周美國經濟出現降溫跡象,就業和通脹態勢略有放緩,疊加多名官員鴿派發聲暗示6月份暫停加息,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值有所調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流出的壓力。
中泰國際認為,海外市場影響港股的因子將會逐漸減弱,預計美元及債息在二季度沖高后會逐漸下行,紓緩港股的流動性壓力。此外,預計內地經濟下半年會持續復蘇,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會太大。如果美聯儲不再加息,那么港元應已擺脫了弱方兌換保證。港元全方位轉強還要等真正降息之時。只要人民幣不再單邊貶值,都對港股有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