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5:1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每日優鮮裁員,還引發了與被遣散員工之間的勞動糾紛,主要集中在欠薪及社保公積金欠繳等情況,也導致了大量供應商無法收回尾款。...
每日優鮮6月13日宣布,公司在2023年6月6日收到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資格部通知,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已決定將每日優鮮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ADS)從納斯達克摘牌,除非公司及時要求在納斯達克聽證小組(NHP)舉行聽證會。目前公司計劃及時要求專家組舉行聽證會,并在聽證會程序最終結束之前暫停任何行動。
回溯資料,2022年12月5日,納斯達克通知,每日優鮮不再滿足納斯達克上市規則5450(b)(1)(A)規定的繼續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的最低1000萬美元股東權益要求。工作人員隨后批準公司延期至2023年6月5日,以重新遵守該要求。到2023年6月5日,公司仍未恢復符合股東權益要求。
此外,在2023年5月18日,納斯達克通知公司,由于未能及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的表格20-F,公司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5250(c)(1)。納斯達克在2023年6月6日的信中指出,公司應向專家組解決有關提交拖欠的問題。
每日優鮮稱,公司不能保證審裁小組會批準公司繼續上市要求,也不能保證公司能夠在審裁小組在聆訊后給予的任何延長時間內證明公司遵守適用的上市準則。
美東時間6月12日,每日優鮮報0.615美元/股,上漲3.36%,總市值約483萬美元。
上市即巔峰
資料顯示,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先后獲得過騰訊、老虎、高盛、中金、聯想、元璟資本等一眾明星投資機構的加持。
2021年6月,每日優鮮在美國上市,成為中國“生鮮電商第一股”。當時,每日優鮮IPO募資額約為3億美元,IPO市值為32億美元。
2022年7月,每日優鮮生存危機爆發,每日優鮮采取一系列調整措施,包括關掉on-demand DMW retail business(極速達業務)。當時,每日優鮮還清退了大部分員工。
2022年11月,每日優鮮才向美國SEC遞交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每日優鮮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60億元、61.3億元、69.52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9.09億元、16.49億元、38.5億元。
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31日,每日優鮮分別有員工1771名、1335名、1925名,員工主要來自極速達業務,2021年12月31日,極速達業務員工達1472名。
然而,在每日優鮮遞交2021年年報的這一天,公司全職員工只有55人。
每日優鮮裁員,還引發了與被遣散員工之間的勞動糾紛,主要集中在欠薪及社保公積金欠繳等情況,也導致了大量供應商無法收回尾款。
無法交出財報、市值不足1000萬美元,是每日優鮮當前面臨退市最核心的原因。
生鮮電商艱難前行
事實上,每日優鮮所處境遇并非孤例。
5月22日,另一行業巨頭叮咚買菜宣布將于29日暫停成都、重慶兩地的業務。最近一年內,叮咚買菜已陸續撤出天津、廈門等十余座城市,目前還剩26座駐場城市,相比2021年的37座城市下降不少。
回溯資料,從2022年5月開始,叮咚買菜開始放慢拓展之路。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5月底,叮咚買菜就已經關停了安徽宣城和滁州兩個城市站點。而在此之前,河北唐山和廣東珠海的站點已經停止服務。天津地區也于6月15日停止服務,10月又撤出廈門市場。
同年11月,叮咚買菜成員柿柿順(青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式注銷。
可見,2022年成為叮咚買菜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從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是叮咚買菜擴張的巔峰期,平均每月新開2.4座城市。
通過大規模收縮及成本優化,截至去年四季度,叮咚宣布實現單季度凈利潤4988萬元的盈利,是業內真正實現全面盈利的生鮮電商企業。
但好景不長,5月12日,叮咚買菜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經審計的財報。今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總營收約49.98億元,同比下降8.2%;其中商品收入達到49.3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1%,服務收入為5970萬元,同比下降12.9%。此外,第一季度,叮咚買菜GMV同比下降6.8%至54.51億元,2022年同期為58.51億元。
對比幾年前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的飽受資本市場追捧,如今生鮮電商的處境或更貼近行業現實。
“生鮮電商的轉型迫在眉睫,一度被非常看好的前置倉模式雖然效率極高,但是成本也高。仔細分析叮咚盈利的背后,并不僅靠前置倉模式,而是依靠種類繁多的預制菜,毛利能達20%以上,2022年叮咚買菜主要自有品牌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超2倍,拉高了整體的毛利。”一位長期跟蹤生鮮電商行業的VC人士對記者說。
在2023年一季度的財報中,以預制菜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占到了叮咚買菜整體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的用戶滲透率已經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預制菜品牌 “蔡長青”目前月銷量已經超過7000萬。
一系列動作表明,叮咚買菜或正在完成從“生鮮電商企業”到“食品企業”的蛻變。
“在互聯網大廠接連裁員的大背景下,各生鮮電商紛紛撤城、斷臂止血并不意外。疫情之下,消費者規避風險減少出門,曾短暫地為他們帶來了高光時刻。但疫情終有消散的一天,當生活回歸常態,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代表的生鮮電商面臨的終究是來自于社區生鮮店、菜市場們的競爭。”快消新零售分析師劉少德如此點評。
如今,盡管面臨退市的風險,每日優鮮仍有轉機。“作為一家創新型的在線零售公司,每日優鮮具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這些都是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前述VC人士人對記者說。
他進一步分析,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每日優鮮需要進行一系列深度的內部改革與業務轉型,涉及保險和冷鏈物流、商品質量控制、采購與庫存管理、運營成本和利潤率、消費者習慣和信任度等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