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0:42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文夕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隆鑫通用在6月19日晚間披露一則公告顯示,一筆4天前用于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7億元資金,又原路返回至公司賬上。而這筆交易,源于隆鑫通用董事長涂建華的越權審批,此前并未...
一則私募基金購買風波,又將昔日“摩托大王”的債務危機拉至臺前。
隆鑫通用在6月19日晚間披露一則公告顯示,一筆4天前用于購買私募基金產品的7億元資金,又原路返回至公司賬上。而這筆交易,源于隆鑫通用董事長涂建華的越權審批,此前并未通過公司董事會通過,這也引發了市場對于隆鑫通用內控制度的質疑。
資金的一來一回頗如一出“鬧劇”,引起各方質疑。這不但引起監管關注,同時也將“昔日摩托大王”涂建華和其掌控的隆鑫系的債務危機重新拉回至公眾視野。
7億元“復得”
在19日晚間,隆鑫通用在《關于全額收回7億元認購款暨公司購買私募基金產品進展的公告》明確表示,董事會一方面認為董事長涂建華代表公司簽署《基金合同》屬于越權審批;另一方面要求公司相關部門立即采取積極措施,力爭盡快收回全部7億元認購款。
在這一情形之下,基金購買的托管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考慮到公司與基金管理人對《基金合同》部分內容存在異議,本著審慎負責的態度,未將公司已支付的7億元認購款進行基金份額確認。
同時,基金管理人華睿千和考慮到隆鑫通用董事會認為《基金合同》的簽署超過了董事長涂建華的審批權限。“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向公司全額退還了全部7億元認購款。”
至此,這筆歷經4天的交易宣告結束。這筆交易源于6月16日隆鑫通用披露的一紙公告。公告顯示,經涂建華審批,該公司6月15日認購了華睿千和聚財精選一百六十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為華睿千和,基金托管人為華泰證券,購買金額7億元,期限為365天,資金來自于公司自有資金。
在公告中,隆鑫通用稱,該基金產品設置了90%的止損線,即基金凈值的0.9元,這意味著隆鑫通用接受虧損的最大金額為7000萬元。而且,公司方面稱,《基金合同》于6月15日生效,當天也已支付了合同項下全部7億元申購款。
但是,在公告中,關于華睿千和的介紹并不多,其總經理李子睿對華睿千和持有100%的股權,公司注冊于2014年9月9日。
中國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華睿千和是一家注冊在天津的私募證券基金,于2015年6月完成備案登記,員工數量為10人,協會顯示的管理規模區間為5~10億元。而李子睿曾在華為海思半導體擔任項目經理,隨后在誠壹千合投資擔任量化研究員,進入投資行業。
隆鑫通用稱,華睿千和已按照相關規定將基金產品在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系統進行了備案。截止至2023年5月31日,華睿千和已發行證券投資私募基金產品36只,累計管理的基金產品合計為16億元,最新存續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5億元。
董事長“越俎代庖”
不過,在16日的公告中,隆鑫通用也予以特別說明。其中,律所認為,基金合同所約定的投資范圍屬于(R4)風險投資品種,風險等級較高,但根據華睿千和出具的《情況說明》顯示實際風險等級較低。而且私募產品屬于較高風險產品,不屬于公司董事會已審議的“短期低風險或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類產品”范圍內。
另外,董事會方面認為,投資的可能敞口風險為7000萬元,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13.27%,超過10%,屬于董事會審批權限。
實際上,市場認為涂建華在該筆交易中頗有“越俎代庖”之意,未經董事會審議就單獨決策購買私募基金,并且完成了款項支付,明顯違反了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則,也暴露出隆鑫通用公司內部控制的不足。
這也引發監管關注,上交所當晚即下發問詢函,主要對三方面提出質疑。
首先,上交所要求隆鑫通用說明在未履行董事會審議披露程序的情況下,公司與華睿千和及華泰證券簽訂的基金合同是否生效,同時說明司針對投資理財業務制定的財務審批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瑕疵。
第二,涂建華由于巨額債務無法清償,已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至今尚未清償完畢。此外,涂建華控制隆鑫控股因資不抵債,目前尚處于破產重整過程中。在此背景下,上交所要求隆鑫通用核查并披露涂建華以公司名義購買私募投資基金產品的動機及必要性,說明是否存在資金占用情形。
三是,補充披露華睿千和的股權結構、實際控制人、主營業務、財務經營狀況,如最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及債務規模等,同時披露,私募投資基金是否與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潛在利益安排等。
此后,便有了19日進展公告中披露的7億元認購款又“回來了”。
深陷債務危機
資金一來一回,雖未發生任何收益,但一方面暴露了隆鑫通用內控制度存在瑕疵,另一方面也又將涂建華的隆鑫系債務危機拉回公眾視野。
記者發現,截至目前,涂建華控制的隆鑫控股(隆鑫通用控股股東)持有公司的10.28億股股份(占比50.07%)被北京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全部凍結。
隆鑫控股官網顯示,該公司控股和參股4家上市公司、1家上市銀行(參股)及其他多個產業板塊。除了擁有隆鑫通用控股權之外,還擁有豐華股份、渝商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香港上市公司齊合環保)控制權,同時還是瀚華金控、渝農商行的主要股東之一。
早期,涂建華旗下的隆鑫摩托車是我國最大的摩托車出口品牌。僅在2000年,隆鑫的出易額就達到了10億元,隆鑫通用也于2012年上市。但在2018年,隆鑫控股開始出現約10億的債務逾期。直至2019年10月,隆鑫通用一紙公告,揭開了大股東隆鑫控股超15億元債務危機的面紗。
據涂建華本人稱,隆鑫的債務爆雷來自于房地產業務。2014年,隆鑫地產與合作方承包了重慶一個地標性項目,投資巨大。后因合作出現分歧,便將地產出售,但對方錢款遲遲不到帳,使得60多億資金無法回收,最終導致隆鑫控股引發連鎖的債務危機。用涂建華的話來說是“被拖得扛不住”。
目前,隆鑫控股破產重整仍在進行中。根據隆鑫通用去年11月披露的進展顯示,隆鑫集團(隆鑫控股的控股股東)、隆鑫控股等十三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程序已轉入執行階段。中國合伙人(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牽頭方的重整投資人共同投資組建的“新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暫定名),將成為隆鑫通用新控股股東。但若重整不能順利實施,隆鑫控股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此外,記者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檢索發現,涂建華已經多次被不同的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22年8月15日,由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法院作出;另外一個發生在2022年6月29日,由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執行條例顯示,涂建華需要償還8.63億元債務,同時屬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失信人情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