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15:31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公開資料,福華化學已成立16年,是一家從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的企業,主營農藥產品草甘膦主要應用于大豆、玉米等農作物。2022年,公司的草甘膦產能位居全球第三,...
11月初,引起輿論嘩然的福華化學主動撤回IPO材料。自受理之日起,該公司為期4個月的IPO之旅宣告結束。
在終止消息傳出后,福華化學通過媒體回應了大額分紅、募資還貸、高負債及未來影響等關鍵問題,表示在融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下,公司作為化工企業長期存在較大負債,通過分紅抵帳款是一舉兩得之舉,既可解決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也能緩解負債率。補充流動資金則更多是為緩解公司生產經營規模上去后所產生的短期經營資金需求,撤回IPO也不影響未來發展規劃。
知名財稅審專家、資深注冊會計師劉志耕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福華化學的回應看似合情合理,但仍避開了流動資金不足、原始股分紅與IPO募集資金的關系這一實質性問題,有避重就輕之嫌。
從坊間反應來看,不少人將此事視為“靠散戶監管”的例子,對IPO融資仍存不滿。今年9月,證監會也表示將完善優化現金分紅制度。就此事而言,不論撤回是因為業績還是清倉式分紅影響,投資者都可對不合理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和清倉式分紅加以警覺。
撤回上市申請并回應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福華化學已成立16年,是一家從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的企業,主營農藥產品草甘膦主要應用于大豆、玉米等農作物。2022年,公司的草甘膦產能位居全球第三,國內第二,僅次于德國拜耳集團和興發集團。
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顯示,日前,福華化學和保薦機構向深交所提交了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的文件。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二條,交易所決定終止對福華化學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在此之前,福華化學的上市申請于2023年6月29日在深交所受理,7月27日監管部門對其發出首輪問詢函。9月27日,因更新財務資料,公司IPO審核狀態變為中止。招股書顯示,福華化學擬募資60億元,其中有27億元被用于補充流動性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而在業績向好但負債率居高不下的2021年和2022年,福華化學兩年分出去的現金分紅金額合計達到33億元。其中,2022年的分紅高達26億元,幾乎是把當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揮霍一空”。
在大V、媒體和投資者關注下,福華化學在IPO前大額分紅、募資還貸一事引起群情激憤。此次終止消息發出后,福華化學也通過媒體回應了遭受廣泛質疑的幾個關鍵問題。
據稱,公司作為化工企業,一直都有重資產、重資金門檻的特點。在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環境下,公司與集團公司都長期存在較大負債。在去年改制規范的要求下,公司通過分紅款抵賬的方式既解決了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又解決了集團公司負債率過高的問題。
與此同時,福華化學認為追求長遠發展是目標,高負債率只是表象,高投入才是實質。補充流動資金更多是為了緩解公司生產經營規模上去后所產生的短期經營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公司也希望募集資金到位后,減少部分流動資金貸款,優化資金結構。
對于IPO終止的影響,福華化學也表示此次撤回申報材料不影響未來發展規劃,后續將按照公眾公司的嚴格標準來要求自己,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回應有避重就輕之嫌
面對福華化學撤回IPO申請,坊間不乏“散戶履行了監管責任”的聲音。從聲稱不想做冤大頭的投資者來看,IPO融資面臨的信任危機或許仍未解除。
福華化學的回應究竟有幾分真誠?從回應看,福華化學解釋了分紅抵賬的好處和經營的募資需求,但并未澄清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和流動性資金嚴重不足的具體情況及其與募資還貸的關系。
劉志耕說,表面上看,福華化學的回應似乎合情合理,沒有違反現行規定。但問題是,該公司為什么要將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歸還銀行貸款。這就說明公司流動資金嚴重不足,難道這與大額分紅沒有關系嗎?所以,福華化學的回應有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故意誤導之嫌。
而類似于該公司分紅抵賬的方法也非常巧妙,表面上是為了消除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同時還有降低集團公司負債率過高的作用。但也要從關鍵本質來看,劉志耕提到。
由于大額分紅在IPO之前,似乎分紅的錢與IPO募集資金無關。但用IPO募集資金補充公司因分紅產生的流動資金不足和未能及時歸還的貸款,實際上就是用募集資金進行了分紅和還貸,同時還僅是為上市前原始股股東進行了分紅,避免了上市后不可能實現的僅為上市前原始股分紅的情況,這是上市前大額分紅最為關鍵、巧妙和重要的實質性問題。由此可見,該操作一舉三得、非常巧妙、老謀深算。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分紅抵帳款是一種解決方式,具體來說是指公司將分紅款項直接用于抵銷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的債務或利息等。這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的債務問題,同時也可以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但如果公司頻繁采用這種方式進行債務抵銷,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財務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投資者如何提高警惕
至于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一般包括補充公司日常運營資金、歸還銀行貸款、購買原材料等用途。
劉志耕表示,在多數情況下,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以各種名義或形式或明或暗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從而形成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非經營性往來資金,如為關聯方企業占用資金;為另外正在新辦的企業占用資金;股東個人消費(如購買大額資產)占用資金等其他用途。
控股股東占用資金的方法包括編制多種虛假名目支出資金,如虛假采購轉出資金后長期占用;虛構各種名目的大額費用套取資金;讓上市公司購買價格虛高的資產套取資金;大股東以控股公司名義設置資金池,在上市公司將資金轉入資金池后占用資金;通過嵌套多層信托、資管產品等融資工具占用資金。
而這種占用也確實有正常與非正常之分。一般情況下,多數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資金往來是正常的,少數是非正常的。反過來說,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多數是非正常的。
柏文喜表示,正常往來是指企業之間進行正常的交易或業務往來,而非正常往來則可能涉及到不合規或不合理的資金流動。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從資金往來有沒有合理的商業邏輯或沒有明確的用途;往來雙方的信譽和財務狀況;資金往來的方式和頻率等方面來分辨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的正常與否。
就上市前分紅而言,柏文喜說,對于股東來說,突擊分紅可讓他們更快地獲得投資回報,從而降低投資風險。對于未來股民來說,突擊分紅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狀況,從而更好地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但是,突擊分紅也可能對公司的財務穩定性和未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需要謹慎考慮。
清倉式分紅則是指公司將大部分或全部可分配利潤或公積金分配給股東,以降低公司注冊資本或調整股本結構,這種分紅方式會消耗公司大量的資本儲備和現金流。
劉志耕表示,可以看公司是否有不留余地、不顧后路的跡象,即為了分紅而分紅。其特點是將能分的、不能分的都分掉。能分的是指按照規定可以分的,不能分的是指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人為故意調高、擴大可分配利潤的分紅。凡是出現上述情況的,都屬于“清倉式”分紅。
從經營角度來看,如今草甘膦價格正處于下行區間,今年的行業業績情況不會太好看。以國內龍頭興發集團為例,今年上半年,其草甘膦及副產品收入已從去年同期的65.75億元銳減到了23.12億元,該業務毛利率從54.59%下降到了14.25%。如此看來,負債壓肩的福華化學或許還得頂住壓力,再覓良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