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10:00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此計算,云知聲在過去三年的時間內累計虧損近5億元。對于虧損,云知聲方面歸因于高額的研發開支。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8億元、2.87億元和2.86億元。...
“AI獨角獸”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知聲”)更新招股書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這已是云知聲第二次沖刺上市。2020年11月,云知聲曾經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過上市申請,但僅隔3個月便宣布終止。
成立至今,云知聲已獲得啟明創投、摯信資本、磐谷創投、中網投、京東、中電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在大模型浪潮下,云知聲也在2023年發布了600億參數的山海大模型,目前的版本參數規模已迭代至千億,計劃將應用在智慧生活及智慧醫療領域。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基于山海大模型的云知聲門診病歷生成系統,已在北京友誼醫院落地試用。
此外,云知聲還與格力、平安科技、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保等客戶建立合作。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云知聲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34.4%、30.8%及27.4%,包括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智工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云知聲的收入分別為4.56億元、6.01億元和7.27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收入計,云知聲是2022年中國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0.6%。從數據來看,云知聲與前三名的收入差距較大。
云知聲曾于2020年11月向科創板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在2021年2月,云知聲就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當時,商湯科技、云從科技、曠視科技、格靈深瞳等AI企業均先后沖擊資本市場,可是結果并非都能達到預期。
以AI四小龍為例,商湯科技、云從科技盡管成功上市,但在資本市場表現并不如意。云從科技曾一度跌破發行價15.37元,近日的股價則在發行價附近徘徊。而商湯科技從上市首日的開盤價是3.91港元,跌至發稿前的0.840港元。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則尚未能上市成功。
二次沖擊上市的云知聲,依然難逃人工智能企業普遍虧損的命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云知聲的凈虧損分別為4.34億元、3.75億元和3.76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72億元、1.83億元和1.37億元。
據此計算,云知聲在過去三年的時間內累計虧損近5億元。對于虧損,云知聲方面歸因于高額的研發開支。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88億元、2.87億元和2.86億元。
此外,云知聲還存在回款困難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15億元、2.66億元與3.69億元,應收賬款相對于營業收入的占比分別為44%、58%與61%,應收賬款占收入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23年4月30日,云知聲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貿易應收款項中約人民幣7030萬元已結清,占比僅13.9%。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