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09:02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莊科技主要從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終端產品的生產制造服務,提供產品制程工藝技術研發、SMT貼裝、DIP插件、產品測試、終端產品組裝等生產制造相關服務。...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2月2日,沖擊創業板IPO的廣東華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莊科技”)收到深交所向公司發出的第二輪審核問詢函;而在1月19日,公司剛剛恢復完首輪審核問詢。監管層如此密集的問詢,不免讓市場對該公司的IPO疑慮大增。公司此次欲募集4.5億元分別用于電子智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3月31日,華莊科技因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公司審核狀態變為“中止”。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比如業績出現大滑坡,越來越大的資金窟窿以及弱不禁風的研發能力著實讓市場擔心。
業績滑坡引起警示
作為一家擬上市企業,業績難持續是最大的短板,如此企業恐難順利上市募集。
2020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下稱“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4,802.20萬元、48,621.53萬元、62,725.33萬元和29,579.35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430.63萬元、5,397.02萬元、7,479.18 萬元和3,107.66 萬元。2023 年1-6 月,公司營業收入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對此,華莊科技表示,此次業績下滑主要受下游市場需求短期波動、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
公司坦承,若未來公司下游市場需求因宏觀經濟波動、國際形勢變化、客戶戰略調整等原因出現下滑,公司未能及時實施有效策略應對市場競爭加劇、材料及人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則公司存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15%、29.75%、29.77%和26.02%,2023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
對于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華莊科技表示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汽車電子、新能源與儲能智能控制器對毛利率貢獻程度有所增長,而消費電子、智能電器控制器對毛利率貢獻程度有所下降,報告期內,隨著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快速發展,公司汽車電子、新能源與儲能領域收入增長較快、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同時該類產品安全性要求較高,認證周期長、質量穩定性高、應用環境復雜,毛利率相對較高,而消費電子、智能電器領域市場需求較為平穩,市場競爭激烈,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看起來,業務端“一降一升”的現狀致使其毛利率下滑頗大,也創下期內新低。這一情形是短期效應,還是中長期也面臨壓力?值得外界注意。
進一步觀察公司首輪的回復數據,華莊科技與主要競爭對手的產量及銷量情況也有異常:2022年,幾家競爭對手的產量與銷量基本持平,甚至振邦智能、易德龍、瑞德智能、貝仕達克等出現了銷量大于產量的現象,但華莊科技卻出現巨大的庫存現象,當年產量為17,613.70萬個,而銷量則為17,579.06萬個。公司對此解釋稱行業內主要采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但沒有解釋所謂的“產大于銷”的原因。
多處信披數據被督促更改
在首輪問詢中,交易所提出:核對“發行人的設立和報告期內的股本和股東變化情況概況”部分中披露的增資后注冊資本金額是否準確;進一步核對申請文件中是否存在披露錯誤,列示更正情況。結合《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57號——招股說明書》有關要求、有關量化數據或具體依據、跡象等提升風險提示章節的針對性;前述風險是否可能導致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情形。
通過華莊科技的回復,投資者才發現,公司的信披質量確實不高。
修改前,2021年7月華莊有限增資(注冊資本6,705.77萬元),修改后,這一注冊資本變為6,998.8544萬元。至于出現差錯的原因,公司并沒有做出解釋。
隨后,公司又披露了其他修改更正事項,包括:修訂了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及變動情況,修訂了2022年公司外協加工的金額。公司稱,報告期各期,公司外協加工的金額分別為533.38萬元、186.19萬元、134.76萬元和24.79萬元,金額及占比較小。其中2020年度外協加工的金額相對較大,主要系2020年下半年訂單快速增長,公司既有產能無法滿足訂單需求,且2020年下半年公司陸續由租賃廠房搬遷至自有廠房,該年度公司外協加工金額較高。
在問詢壓力下,華莊科技不斷補充修改已披露的數據,讓市場充滿了不安。
資金窟窿越來越大
資金方面,華莊科技的長短期借款規模較大。
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2,649.61 萬元、17,640.23 萬元、24,261.14 萬元和 26,426.61 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28%、44.40%、49.32%和51.58%,公司應收賬款規模呈增長趨勢。如果未來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等因素發生不利變化,客戶經營狀況發生重大困難,或受到客戶資金周轉安排因素影響,公司存在應收賬款不能按時回收或無法回收的風險,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現金流等產生不利影響。
從明細上看,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華莊科技的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4564.27萬元、3406.56萬元、6315.42萬元、2494.75萬元,短期借款分別為6140.01萬元、9056.4萬元、9148萬元、2977.99萬元,可見,華莊科技的貨幣資金余額始終不夠支付其短期借款。
研發緣何“靠邊站”
作為創業板的擬上市企業,華莊科技的科技創新能力孱弱,未來發展“受制于人”。并且,市場質疑公司在研發人員方面做起了手腳,85%以上的研發人員學歷在專科及以下。
華莊科技主要從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終端產品的生產制造服務,提供產品制程工藝技術研發、SMT貼裝、DIP插件、產品測試、終端產品組裝等生產制造相關服務。
招股書顯示,各報告期華莊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46%、4.41%、4.13%、3.93%,持續下滑,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3.99%、4.06%、4.95%、6.53%。其中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華莊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華莊科技的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均值2.6個百分點。
從研發人員構成上看,各報告期華莊科技的研發人員人數分別為109人、134人、133人、136人,其中學歷在大專及以下的人員數量分別為101人、122人、124人、116人,分別占當期研發人員總數的92.66%、91.04%、93.23%、85.29%。換言之,華莊科技長期約有九成的研發人員的學歷在大專及以下。
在1月份的回復問詢中,華莊科技稱,公司存在內部轉崗進入研發部門情形,存在研發兼職情形。
如此學歷構成,如此變幻的研發團隊,真的能撐起一家創業板公司嗎?
從發明專利方面,截至2023年6月,華莊科技共擁有8項發明專利,其中2項發明專利的申請日在2023年2月至3月,剩余6項發明專利的申請日均在2020年6月之前。從華莊科技與其同行可比公司發明專利的情況來看,華莊科技是處于行業落后的位置。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研發能力及創新能力?能否滿足業務發展、技術進步、行業轉型的需要?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交易所對此也充滿質疑。
市場還在質疑,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平均薪酬大幅增長,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僅小幅增長的情況具有合理性?據披露數據,2023 年1-6月,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7.22萬元、6.19萬元,而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僅5.68萬元,月薪不足萬元。從年度增幅上看,銷售、管理、研發人員的2020 年度至2022 年度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1.71%、16.77%、9.77%。不管是絕對薪酬額還是年度增幅,研發人員一直在最末端。“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增幅略低于銷售人員、管理人員,主要系銷售人員、管理人員薪酬與公司客戶開發情況、經營業績等相關,而研發人員薪酬相對固定,與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等并非直接掛鉤,因此在公司經營業績保持較快增長的情況下,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增幅相對較低。 ”公司這句解釋,一個“略低”,一個“掛鉤”,會讓研發人員更為寒心,也暴露出公司重銷售輕研發的本質特征。
陳耀強身纏百條風險
根據招股書,公司前身東莞市華莊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莊有限”)于2008年5月成立,成立時江嵐持有33.4%的股權,陳耀強、賴燦文各持有33.3%的股權。三人分別出資33.40萬元、33.30萬元、33.30萬元,且均以貨幣出資。尤為注意的是,持股6年多后,2014年7月,江嵐將其持有的公司33.40%股權(對應注冊資本100.20 萬元)轉讓給其配偶翁梨芳,為無償轉讓;兩個月后,公司另一位創始股東賴燦文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近一半股權轉讓給了目前的實控人陳耀強,為1元/注冊資本的“底價”轉讓;無償受讓江嵐股權僅5個月后的2014年12月,翁梨芳分別將其持有的公司6.67%股權(對應注冊資本20.01萬元)、5%股權(對應注冊資本15萬元)、3.33%股權(對應注冊資本9.99萬元)、0.07%股權(對應注冊資本 0.21 萬元)分別轉讓給劉長青、陳耀強、 陳必涵及賴燦文,轉讓價格同樣是1元/注冊資本。
持股6年,分文未賺,兩個創始股東先后底價退出著實有點“出人意料”。
截至目前,持股41.6215%的陳耀強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任公司董事長。
天眼查顯示,陳耀強目前有11條任職信息,擔任股東10家,擔任高管10家,且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多達5家。陳耀強周邊風險96條,預警提醒有143條。
高風險方面,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東莞市華技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擔任高管的廣東合正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曾擔任高管的廣西南寧高信投資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江西高信清潔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有注銷備案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東莞市華技達光之光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股東的東莞市御隆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東莞市中技達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曾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漳平市吉香炭燒生蠔店因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而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訴訟方面,其曾擔任高管的玉林市中設國聯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曾因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廣東華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而被起訴,曾擔任高管的玉林市中設國聯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曾因其他案由而被起訴……
尤為注意的是,擔任股東的廣東華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動產處于抵押狀態,被擔保債權數額合計4307.1萬元,其中借貸2000萬元,融資2307.1萬元。
《電鰻財經》將持續跟蹤華莊科技的IPO進展,期待公司能對市場質疑做出解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