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13:42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升輝新材專業從事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材料制造企業,主要產品為多功能共擠膜材料、食品用熱收縮膜/袋及復合軟包裝材料,廣泛應用于畜禽肉、...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2023年10月31日,升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升輝新材)滬交所主板IPO完成了對第一輪問詢的回復,并于2024年3月31日因財務數據更新而中止了上市進程。
招股書顯示,升輝新材專業從事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材料制造企業,主要產品為多功能共擠膜材料、食品用熱收縮膜/袋及復合軟包裝材料,廣泛應用于畜禽肉、海產品類、蛋類、奶類等高蛋白食品,尤其是生鮮肉、加工肉類食品領域的綜合性包裝。
在閱讀該公司的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升輝新材計劃用5.3億元募集資金擴大產能,而同時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不高,同期存貨周轉率也落后于同行公司。未來該公司的新增產能如何消化?該公司計劃用60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過去幾年該公司已經現金分紅7985萬元,且超過8成落入實控人家族口袋。
存貨周轉率落后于同行 新增產能如何消化?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升輝新材計劃募集資金6.45億元,其中2.1億元用于年新增30000噸多功能高分子膜材料擴建項目,3.2億元用于年新增10000噸多功能收縮膜材料擴能項目,0.55億元用于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項目,0.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升輝新材將使用5.3億元募集資金擴大產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升輝新材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該公司的多功能共擠膜材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8%、88.15%和87.82%,同期產銷率分別為91.67%、99.21%和92.39%;該公司的食品用熱收縮膜/袋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16%、75.11%和86.9%,同期產銷率分別為93.85%、96.5%和94.7%;同期該公司的復合軟包裝材料產銷率分別為91.5%、96.77%和102.19%。
由此可見,在擴大產能的同時,升輝新材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在升輝新材的流動資產中,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占比分別為31.83%、34.39%和22.14%;同期該公司的存貨占比分別為41.76%、43.41%和52.02%。由此可見,升輝新材的存貨占比較高。
報告期內,在該公司的存貨中,升輝新材的庫存商品占比分別為29.3%、29.09%和22.04%,同期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1236.52萬元、380.03萬元和1016.77萬元,占比分別為7.52%、1.77%和3.61%。同期升輝新材的存貨跌價損失分別為1011.48萬元、219.25萬元和847.04萬元。
報告期內,升輝新材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2.99次、3.44次和2.77次,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貨周率分別為5.51次、5.64次和5.44次。由此可見,升輝新材的存貨周轉率明顯低于同行公司。在產能利用率不突出的情況下,該公司的存貨周轉率較低,該公司未來的新增產能如何消化?值得關注。
現金分紅7985萬元 還要募資6000萬元補流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升輝新材計劃用60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占到總募集資金的9.3%,占比并不算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該公司進行過兩次分紅,分別為5000萬元和2986.5萬元,合計7985.5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升輝集團直接持有升輝新材50.84%的股份,為升輝新材的控股股東。宋建新持有升輝集團27.00%的股權,且擔任升輝集團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升輝集團的股東為宋建新、宋建新之父包文輝、宋建新之兄包雁平與包雁飛、宋建新之妹包華5人,宋建新與升輝集團的其余4名股東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及《一致行動協議之補充協議》,能控制升輝集團持有的升輝新材50.84%的股權。同時宋建新直接持有升輝新材26.47%的股份。
趙茹珊為宋建新配偶,直接持有升輝新材1.73%的股份。江陰順恒為升輝新材員工持股平臺,直接持有升輝新材5.07%的股份,且由宋建新、趙茹珊之子宋浚哲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持有江陰順恒28.95%的份額,宋建新持有江陰順恒16.71%的份額。
江陰順嘉的股東為宋建新之父包文輝、宋建新之母劉翠英、宋建新之侄女/外甥女包貝兒、包菲斐與包盈盈5人,江陰順嘉直接持有升輝新材2.31%的股份。宋建新與升輝集團其余股東、趙茹珊、江陰順恒、江陰順嘉具有一致行動關系。
可見,上述超過八成的分紅落入了實控人家族的口袋中。
在各報告期末,升輝新材的貨幣資金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1.83%、34.39%和22.14%,呈大幅下降趨勢,且其貨幣資金占比遠低于存貨的占比。
報告期內,升輝新材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53倍、1.68倍和1.85倍,同期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5倍1.89倍和1.9倍,高于升輝新材的比率。同期該公司的速動比率分別0.89倍、 0.95倍和0.89倍,同期可比公司速動比率分別為1.09倍、1.32倍和1.38倍。由此可見,升輝新材的流動性全面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
報告期內,升輝新材的高管薪酬總額分別為221.75萬元、510.67萬元和674.96萬元,占利潤總額的3.24%、10.81%和5.65%。
2022年,作為董事長、總經理,宋建新的薪酬為60.01萬元,董事、董事會秘書張紅的薪酬為71.58萬元,監事趙熔的薪酬為73.53萬元,副總經理楊偉的薪酬為62.38萬元。
曾“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出現大幅下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升輝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27億元、7.86億元和8.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13.02萬元、4437.51萬元和1.09億元。2021年,升輝新材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凈利潤下滑了26.2%。
招股書顯示,多功能共擠膜材料占據了升輝新材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各期占比在70%左右;食品用熱收縮膜/袋、復合軟包裝材料的收入占比則均在15%左右。
此外,報告期內,升輝新材境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2.14%、72.74%和76.1%,外銷收入占比較高,且該公司產品外銷業務區域分布較為分散,覆蓋全球逾6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加拿大等。
境外收入占比較高,匯率波動會影響該公司產品出口銷售價格,對國外市場銷售產生不確定影響。,同時,可能產生的匯兌損益亦會影響公司業績。報告期內,升輝新材產生的匯兌收益分別為-482.45萬元、-267.56萬元和1687.51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05%、-5.66%和14.13%。
報告期內,升輝新材產品的銷售價格出現過較大幅度的波動。2021年,該公司多功能共擠膜材料、食品用熱收縮膜/袋及復合軟包裝材料三大主營產品的銷售價格分別為19.19元/kg、36.32元/kg和25.51元/kg,同比2020年分別下降了2.13%、10.02%和2.37%;到了2022年,該公司產品價格又上漲,同比分別上漲15.75%、8.44%和14.1%。
招股書顯示,升輝新材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PE、PA、TIE、EVOH等原料樹脂,其中PE和PA兩大原材料各期占比合計超60%。2021年-2022年,PE的采購價格分別為8.75元/kg、9.31元/kg,同比分別上漲24.11%、6.4%;同期,PA的采購價格分別為15.87元/kg、16.09元/kg,同比分別上漲24.57%、1.39%。
在產品售價下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升輝新材的毛利率在2021年大幅下滑,當期,該公司毛利率僅有16.9%,同比下降了8.59個百分點,受此影響,升輝新材同期凈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2022年,該公司產品價格回漲之后,其毛利率隨之上升至23.29%,但仍不及2020年的水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