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08:27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百達智能計劃用43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過去幾年該公司現金分紅1509萬元,超過七成落入了實控人夫...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3月19日,百琪達智能科技(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達智能)北交所IPO接受了第三輪問詢,并與3月28日中止了上市進程。招股書顯示,百達智能主要從事永磁材料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永磁材料氫碎服務,產品主要包括半自動磁場成型壓機、全自動磁場成型壓機、全電動磁場成型壓機以及氫破碎爐等。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 此次IPO,百達智能計劃用4300萬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而過去幾年該公司現金分紅1509萬元,超過七成落入了實控人夫婦的口袋中。此外,該公司的第二大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僅為七成多,未來新增產能如何消化值得關注。此外,近六年內該公司僅有一項發明專利。
現金分紅1500萬元 4300萬元募資補流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百達智能計劃募集資金2億元,其中1.04億元用于年產500臺永磁材料裝備數字化車間項目,0.5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0.4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此次IPO,百達智能將用4332萬元補充流動資金,超過總募集資金的兩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和2021年,該公司分別現金分紅507萬元和1002萬元,合計1509萬元。
截至最新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百達智能第一大股東王晗權直接持有發行人55.5814%的股份,其擔任馳昇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可實際支配馳昇投資所持有的公司9.3023%股份的表決權,王晗權直接和間接控制發行人64.8837%的股份,在公司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股東王爽直接持有公司3,670,000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5349%,在公司擔任董事;王晗權與王爽為夫妻關系,二人合計控制公司73.4186%的股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可見,上述超過七成現金分紅落入了實控人夫婦二人的口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百達智能的資金并不富裕。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分別為246.97萬元、683.86萬元和1,509.06萬元。
然而,在資金不富裕以及計劃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情況下,該公司還用貨幣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用217萬元投資了權益工具,用1951萬元購買了理財產品。
此外,百達智能的實際控制人王晗權還拆借了公司的資金。招股書顯示,2020年期初,王晗權占用資金余額為17.82萬元,主要系王晗權因2019年3月個人銀行貸款到期從公司拆借500萬元資金歸還其貸款,形成資金占用計提的利息,拆借本金于2019年12月歸還公司,利息于2020年4月歸還公司。
百達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3月至12月期間,實際控制人占用公司資金主要用于個人投資理財,不存在通過體外資金循環粉飾公司業績的情形。相關資金占用費按照公司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2020年12月,該公司將資金占用本金500萬元及利息11.84萬元全部收回。
第二大產品產能利用率低 新增產能如何消化?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百達智能來自磁場成型壓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3.4%、50.84%和60.48%,同期來自氫破碎爐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22%、10.32%和6.03%;永磁材料氫碎服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6.48%、35.31%和29.87%。
此次IPO,百達智能計劃用1.04億元募集資金擴大產能。報告期內,百達智能的磁場成型壓機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0.64%、91.11%和99.57%;同期氫破碎爐的差能能利用率分別為86.67%、93.33%和100%,同期永磁材料氫破碎服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25%、78.08%和71.16%。
由此可見,盡管百達智能的第一大業務的產能利用率高達九成以上,但其第二大業務的永磁材料氫碎服務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只有七成多一點兒。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百達智能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962.79萬元、6,197.83萬元和5,895.52萬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29.75%、43.92%和28.12%,期末存貨占比較高。
百達智能表示,隨著公司產能產量規模的擴大,存貨余額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存貨余額較大,占用公司經營資金,導致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偏低,帶來一定流動性風險和財務風險。此外,如果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滑,可能會造成存貨減值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在百達智能的存貨中,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0.3萬元、479萬元和778萬元,占比分別為0.26%、7.73%和13.2%,占比在持續上升。
在第二大業務產能利用率僅為七成以及存貨占比較高的情況下,百達智能募資的產能利用率如何消化?值得關注。
近六年僅有一項發明專利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百達智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21.38萬元、849.64萬元和1192.53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5%、6.09%和6.37%。
報告期內,百達智能的同行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02%、5.06%和5.54%。百達智能表示,公司研發費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為保持和提升在永磁材料專用設備的技術優勢,公司重視研發與創新,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和材料耗用持續增加,因此導致研發費用率占比持續上升,且整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招股書顯示,百達智能已獲得了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80項、外觀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5項。
值得注意的是,百達智能最近取得的發明專利是在2022年12月份,而上一項發明專利的取得時間是2018年5月份。由此可見,近六年內,百達智能僅有一項發明專利。
對于上述情況,《電鰻財經》向百達智能發去了求證函,該公司在回復中表示,對于上述問題,請查閱公司招股書及公開披露信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