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14:24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燕東微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于一體的半導體企業,經過三十余年的積累,公司已發展為國內知名的集成電路及分立器件制造和系統方案提供商。...
京東方“兄弟公司”燕東微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40億元。燕東微是一家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于一體的半導體企業。值得注意的是,燕東微與京東方控股股東同為北京電控。
擬募資40億
燕東微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于一體的半導體企業,經過三十余年的積累,公司已發展為國內知名的集成電路及分立器件制造和系統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產品與方案和制造與服務兩類業務。
燕東微產品與方案主要采用IDM經營模式,業務聚焦于設計、生產和銷售分立器件及模擬集成電路、特種集成電路及器件;公司數字三極管產品門類齊全、精度高,年出貨量達20億只以上;公司擁有從20V-100V的全電壓射頻工藝制造平臺,年出貨量達4000萬只以上;此外,公司擁有二十余年聲學傳感器領域元器件設計和制造經驗,是國內主要的ECM前置放大器出貨商,年出貨量達20億只以上。
燕東微制造與服務業務聚焦于提供半導體開放式晶圓制造與封裝測試服務。截至2021年12月,公司擁有6英寸晶圓制造產能超過6萬片/月,8英寸晶圓制造產能達5萬片/月,均已通過ISO9001、IATF16949等體系認證,具備為客戶提供規模化制造服務能力。
目前燕東微主要市場領域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電力電子、通訊、智能終端和特種應用等。產品與方案業務方面,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在多個細分領域布局,形成了系列化產品。
業績方面,燕東微2019年到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41億元、10.30億元、20.35億元,營收復合增長率達39.77%,且2021年收入增長明顯,同比增幅達97.57%;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5849.05萬元和5.5億元。受益于燕東微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產能提升、特種集成電路業務需求增長以及集成電路行業需求旺盛因素影響,燕東微報告期內收入增長迅速,盈利水平也顯著增加。
毛利率方面,2019年到2021年燕東微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1.68%、28.66%和40.98%,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逐漸提高。燕東微毛利主要來自于特種集成電路及器件產品,該類產品具有客戶黏性強、毛利率高的特點,且隨著消費電子、電力電子等下游市場的需求上漲,公司晶圓制造、分立器件及模擬集成電路的毛利占比顯著提升,各項業務盈利更加均衡。
研發方面,2019年到2021年燕東微研發投入分別為9549.11萬元、1.85億元和1.62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17%、17.94%、7.98%。截至2022年2月28日,燕東微及其子公司擁有現行有效的專利共243項,其中發明專利54項,實用新型專利185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
大基金持股
股權機構來看,燕東微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北京電控,北京電控為國有獨資;北京電控合計控制燕東微60.23%的股份。此外燕東微還獲國家大基金持股11.09%,并背靠長城資管、亦莊國投等股東。
燕東微本次IPO擬募資40億元,其中10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剩余30億元將用于投建基于成套國產裝備的特色工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該項目將利用已有廠房廠務設施進行布局適應性改造,建設以國產裝備為主的12英寸晶圓生產線。該產線月產能4萬片,工藝節點為65nm,產品定位為高密度功率器件、顯示驅動IC、電源管理IC、硅光芯片等。
全球半導體市場持增長。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統計,目前全球半導體需求正在高位,而集成電路產能不足和芯片短缺已經波及多個行業。長期來看,自2021年開始,集成電路制造行業已經展現出明顯的高投資趨勢。2021年全球半導體新建產線投資規模也將達到創紀錄的1480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30%。并且預計2021年至2025年半導體制造行業投資規模平均為1560億美元,較2016年至2020年的年均投資規模970億美元大幅增長61%。
過去3年,燕東微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5.60%、44.12%及40.13%,總體上主要客戶較為穩定,這是因為公司在半導體行業多個細分領域推出特色產品,以特種集成電路為代表的產品定制化程度較高,客戶對產品的穩定性及質量有較為嚴格的要求,且其變更供應商面臨較高的轉換成本。因此燕東微與主要客戶長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客戶黏性較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