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10:3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深交所官網近日發布的信息顯示,致善生物已回復第二輪審核問詢。在此輪問詢中,公司對關聯交易、研發費用、供應商依賴、ODM業務模式、毛利率等九方面問題進行答復,但公司...
自提交上市申請以來,專注于分子診斷領域的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致善生物”)IPO進展一直頗受業界關注。
深交所官網近日發布的信息顯示,致善生物已回復第二輪審核問詢。在此輪問詢中,公司對關聯交易、研發費用、供應商依賴、ODM業務模式、毛利率等九方面問題進行答復,但公司最終能否過關尚存懸念。
關聯交易再被追問
致善生物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以分子診斷技術為核心,集分子診斷試劑和分子診斷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生命科學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含傳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腫瘤、個性化用藥和遺傳性疾病等分子診斷試劑產品以及分子診斷儀器類產品。
近年來,體外診斷市場發展迅速,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致善生物業績也迎來較快增長。招股書顯示,報告期(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下同)內,致善生物營收分別為0.99億元、3.29億元和4.76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速為119.7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9億元、1.02億元和1.14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速達258.95%。
致善生物主要財務數據(單位:萬元)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盡管業績發展較快,但致善生物近兩年關聯交易金額較高。招股書顯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5282.64萬元和3269.14萬元,占公司同期營收比重分別達16.08%和6.87%。
致善生物經常性關聯銷售情況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從金額上看,致善生物關聯銷售主要集中于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迪瑞醫療”),據悉,致善生物與迪瑞醫療的關聯交易主要包括核酸提取試劑、核酸提取儀及樣本采集產品的銷售等,雙方為協商定價,關聯交易金額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6.05%和6.87%。
值得一提的是,迪瑞醫療為致善生物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4.78%,且與致善生物同屬體外診斷行業。迪瑞醫療2020年年報披露,其產品主要包括尿液分析、生化分析、血細胞分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婦科分泌物分析、凝血分析、標準化實驗室七大系列。
前述關聯交易以及公司與關聯方從事同類業務的情況,引發監管關注。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致善生物“結合公司與迪瑞醫療具體產品與定位、主要客戶與供應商、下游市場與經營地域的差異,說明公司與股東迪瑞醫療之間是否存在從事相同或類似業務的情形,并分析該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致善生物回復,公司與迪瑞醫療重合產品為核酸提取試劑系列,報告期內,各期銷售額分別為634.41萬元、5621.05萬元和6047.16萬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48%、17.21%和12.76%,比例較小且有下降趨勢。公司與迪瑞醫療在資產、人員方面不存在重合關系,且主營業務與定位存在較大差異,同時重合客戶、供應商占雙方銷售、采購額比例較小。
但這并未打消監管疑慮,在第二輪審核問詢中,深交所要求致善生物進一步說明:“公司與迪瑞醫療生產、銷售相同或類似產品的具體情況,為防止與迪瑞醫療存在利益輸送或單方讓渡商業機會所采取的措施,公司向重疊客戶、供應商交易價格的公允性。”
針對公司與迪瑞醫療生產、銷售相同或類似產品的具體情況,致善生物回應,報告期內,公司與迪瑞醫療存在部分相似產品,包括核酸提取試劑盒(磁珠法)、一次性使用采樣器及核酸提取儀。其中,迪瑞醫療銷售一次性使用采樣器及核酸提取儀的數量及金額較小,核酸提取試劑盒(磁珠法)則在2021年銷售約100萬人份,而同期致善生物核酸提取試劑系列產品的銷量為1252.21萬人份。
對此,致善生物表示:“迪瑞醫療的核酸提取試劑盒產品于2020年獲得注冊證書,并在2021年實現銷售,目前僅進入印度市場。報告期內,公司的核酸提取試劑銷量遠大于迪瑞醫療,且公司銷售區域與迪瑞醫療相關產品的銷售區域未重合,雙方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致善生物還強調,公司向與迪瑞醫療重疊客戶、供應商交易的價格公允,不存在利益輸送或讓渡商業機會的情形。
單一供應商采購比例逾四成
除了關聯交易備受關注外,致善生物的供應商集中風險也較為突出。
招股書顯示,上海宏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宏石”)為致善生物第一大供應商,報告期內,致善生物向上海宏石的采購金額分別為0.18億元、0.64億元和1.33億元,占當年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19%、41.29%和64.61%,采購集中度呈上升趨勢。據悉,致善生物主要向上海宏石采購實時熒光定量PCR儀以及相關PCR模塊。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在致善生物業務中分量越來越重,報告期內,該產品收入分別為0.23億元、0.93億元和1.6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達23.56%、28.54%和33.78%。
值得一提的是,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為致善生物代理產品,且主要依賴于上海宏石的供應。報告期內,致善生物代理銷售上海宏石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收入分別達0.22億元、0.86億元和1.52億元,為其代理產品的主要營收來源。
致善生物代理銷售產品情況(單位:萬元)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前述情況也引發監管重視,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曾要求致善生物說明“客戶通過公司向宏石科技采購的必要性,公司代理PCR儀器業務毛利率較高的合理性和可持續性”等問題。
對此,致善生物回復:“上海宏石作為國產PCR儀器中產品質量和穩定性較為領先的企業之一,受到市場的歡迎,因此毛利率較高。在同行業公司中,之江生物、圣湘生物、睿昂基因以及碩世生物等均大量采購上海宏石的PCR儀器。同時,上海宏石主要采取經銷模式,借助于經銷商的網絡推廣其儀器產品,因此,客戶通過公司向上海宏石采購產品具備商業合理性。”
致善生物還表示:“終端客戶通過公司采購上海宏石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的目的,主要為搭配公司的各類型分子診斷試劑。公司多款結核、血液腫瘤、遺傳性疾病分子診斷試劑為行業內首家或者前三家注冊的同類產品,客戶通過公司購買配套的分子診斷儀器,可以便于后續產品類型覆蓋面的擴展,同時,公司也可以提供更好的綜合性服務。”
在第二輪審核問詢中,深交所亦要求致善生物“進一步分析公司代銷業務對上海宏石的依賴性及合作穩定性,充分提示供應商依賴性及合作穩定性可能對公司產生的經營風險”。
記者注意到,針對供應商依賴性及合作穩定性,致善生物認為公司短期內對上海宏石具有較小的依賴性,雙方合作關系具有穩定性。致善生物表示,報告期內,除上海宏石外,公司存在代理銷售蘇州雅睿、西安天隆等多個品牌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的情況。公司實時熒光定量PCR儀供應商較多,但基于以往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向上海宏石采購較多??紤]到公司向上海宏石的采購金額較大、占比較高,公司短期內對上海宏石具有較小的依賴性。不過,致善生物亦強調,由于雙方合作時間長且合作關系良好、雙方產品形成互補,公司系上海宏石重要客戶,雙方業務互相需要,公司與上海宏石的業務具有穩定性。
研發費用備受關注
除了前述問題外,作為一家醫藥公司,致善生物的研發費用也備受關注。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致善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2003.23萬元、3222.93萬元和4884.89萬元,占同期營收比重依次為20.32%、9.81%和10.26%。
在招股書中,致善生物將睿昂基因、艾德生物、凱普生物等五家公司列為同行業可比公司(簡稱“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可比公司平均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98%、11.68%、11.61%,可見,致善生物最近兩年研發費用率均低于同業平均水平。
致善生物研發費用率與同業對比情況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從人均薪酬上看,致善生物研發人員年均薪酬遠低于其銷售人員與管理人員。報告期內,致善生物研發人員年均薪酬分別為12.65萬元、16.61萬元和17.49萬元;銷售人員年均薪酬依次為22.52萬元、29.50萬元和28.63萬元;管理人員年均薪酬分別為21.03萬元、28.30萬元和26.11萬元。
前述情況也引發監管的重點關注,繼首輪審核問詢后,在第二輪審核問詢中,深交所亦要求致善生物說明“報告期內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大幅低于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平均薪酬是否符合行業慣例,研發人員平均薪酬較低對公司研發能力及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結合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差異情況,進一步說明自身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等問題。
針對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相關問題,致善生物回復稱:“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低于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平均薪酬符合行業慣例,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存在較大差異;報告期內,公司研發人員平均薪酬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及廈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不存在對公司研發能力及持續經營能力的不利影響。”
此外,針對研發費用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差異情況,致善生物表示,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研發費用率高于同行業的凱普生物、圣湘生物及仁度生物,低于睿昂基因和艾德生物,主要系睿昂基因和艾德生物專注于分子診斷行業中的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研發投入較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