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10:56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初管理組合的超額收益基本都來自精選個股,但2021年這一策略出現了較大問題。”蘇文杰說。
蘇文杰,中國人民大學工學碩士,擁有理工學術背景及制造與周期研究背景,近15年從業經驗,現任嘉實基金基金經理,擅長中觀比較,以成長的視角看周期和制造領域,側重阿爾法投資。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筆下的賣油翁,以銅錢做孔,能夠將油從錢孔中注入葫蘆,銅錢卻未被浸濕絲毫,他用這套嫻熟的酌油技術折服了自命不凡的善射手陳堯咨。
投資圈里人們常說,公募這種代客理財的生意是一門手藝活。相較于靠天賦和運氣出名的幸運兒,純樸厚直、懷技而謙謹的“賣油翁”這類投資人往往是很多聰明投資者進行托付的第一選擇。
從業近15年來,在周期領域的力耕不輟,讓蘇文杰厚積薄發。憑借近三年穩定攀升的業績凈值曲線,擁有嫻熟手藝的“賣油翁”蘇文杰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聰明人”的關注和加碼。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7年化工本碩教育,超10年周期研究積淀,以及一套嫻熟的化工領域研究“手藝”,讓蘇文杰談起周期投資的方法論時如數家珍。
求真、務實、謙遜,是蘇文杰留給很多人的整體印象。
“舒服”一詞在蘇文杰接受采訪時出現近10次。他說,去年下半年加倉黃金加得特別舒服;他還說,本來3年看1倍收益的個股,假設半年漲了80%,對他來說就不太舒服,他會賣掉,因為剩下的時間里收益空間太小了。
仔細品味“舒服”這個詞,其實是蘇文杰對個股和行業實際運行狀態逼近現實的求索。“當前企業利潤上行或下行的空間究竟有多少?”“結合宏觀、中觀、微觀環境,哪個行業當前景氣處于左側上行階段?”
以去年下半年加倉黃金為例。蘇文杰表示,當時所有商品景氣大概率都處于下行狀態,只有黃金價格提前上行。他解釋,考慮到美國市場步入加息尾聲,美債的實際利率會先于基準利率開始向下,黃金的價格開始向上,此時這一板塊更具性價比。于是在去年7月,蘇文杰果斷調倉轉向黃金板塊,也因此躲過了三季度的市場大幅下跌。
“春節后的每一周我都在外面調研,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周,你只有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或者專家溝通,去實地工廠、礦井、倉庫里看一看,才能更直觀感受到中國經濟或者一個行業的運行狀態,才能判斷當前到底是一個偏空的還是有效的市場。”蘇文杰說。
同事形容蘇文杰經常是“人在囧途”。據了解,他曾跟一位70歲的董事長,下過3000米的礦井。去山西調研一家化工企業,坐火車到了之后,又轉乘大巴。由于要去的工廠在大巴也開不到的縣城郊區,蘇文杰找了輛三輪車繼續前行。到工廠附近,路越來越窄,只能下車步行至目的地。
“很多時候到了現場,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蘇文杰笑著說,“90%的調研不是為了得到機會,是為了去掉一些標的。”
除了用務實的腳步感受經濟和行業的溫度,蘇文杰也通過不斷的反思明確市場的態度。
他相信市場有效理論,并要求自己時刻反思為何沒有和市場保持一致。蘇文杰說,周期投資有兩個非常容易犯的錯誤:一是判斷商品的價格方向和節奏,二是即使判斷對了,映射到行業和個股上,很難與市場宏觀和中觀的變化保持投資節奏上的一致。
“糾錯是讓投資思路更貼近經濟實際運行的狀態,這才是最重要的。”他說,相較于之前為追求較高的收益而暴露更多的風險敞口,現在則會在漲到80、90分位時就選擇逐漸減倉,落袋為安,果斷離場。
對于如何獲取可持續收益,蘇文杰的總結圍繞“勤奮、思考、反思”三個關鍵詞。
一是要勤奮。通過持之以恒的調研和案頭數據梳理,起碼要在所研究的行業里有10個左右非常了解的細分領域,同時能夠相較之下選出目前最有趨勢的方向。“不能這10個方向都像‘撒胡椒面’,配完之后主動基金變成ETF,沒有任何意義,要對公司進行深入調研,要對數據有更細致的研究。”蘇文杰說。
二是要思考和反思。他表示,固步自封的投資框架不可取,要將投資的思考和所得出的結論交給時間和市場進行檢驗,錯了一定要改,而且要及時糾錯。
守正出奇
不矯情,投資選股沒有個人執念,懂得敬畏市場,善于感知“市場先生”的情緒,加之日復一日的勤奮研究。在最近幾年發展如火如荼的財富管理市場,蘇文杰這種基金經理并不搶眼,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他的投資策略并不允許自己發生業績“一飛沖天”的情況。而他更像一窖醬香老酒,時間的累積讓其業績愈發彰顯競爭力,“言必行,行必果”的穩健投資風格,反而讓他穿越最近幾年的市場波動。
截至2022年末,蘇文杰掌管的嘉實資源精選A自2018年末成立以來收益率為142.65%,超越基準103.55個百分點。據了解,最近幾天蘇文杰都是5到6場路演,不少機構關注到了他的基金。
總結蘇文杰的投資方法論,主要包括精選個股和中觀行業比較兩方面,他傾向于左側買入和左側賣出,并要求自己守正出奇。
“正”包括兩個部分。首先,純粹從個股風險收益比出發,不考慮景氣波動,算清個股盈利上行和下行的空間,將公司的底部市值和當下市值進行比較,從左側布局,“如果計算得出目前股價處于底部波動狀態,即使個股的利潤還在往下走,但股價已提前充分反應,我并不擔心,若看好未來3年的預期回報率,會繼續持有。”蘇文杰表示,通過配置具有高阿爾法屬性的公司,為組合提供具有穩定器作用的底倉。一般來說,出于其教育背景和研究經歷,這部分個股多來自化工領域。
其次,從行業中觀比較出發。結合宏觀政策方向和行業景氣輪動,在高景氣的子行業中選擇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優秀成長標的。
“最初管理組合的超額收益基本都來自精選個股,但2021年這一策略出現了較大問題。”蘇文杰說。
其所管理的基金在2021年三季度出現了一次較大回撤。蘇文杰事后反思道,是由于自己對政策感知的鈍化導致忽視了中觀行業的景氣輪動,所持有的個股經歷了暴漲暴跌。此后,蘇文杰的投資方法論迎來一次迭代,即有必要通過一定的行業和個股輪動避免組合在景氣高點出現較大回撤。
以2022年配置煤炭為例。蘇文杰說,他當時配置過一小段時間的煤炭,一個月賺了20%之后他便落袋為安了。“因為2022年全年處于緊縮的過程,應該進行防守反擊,賺到錢時要趕快兌現。”
在“奇”的部分,蘇文杰喜歡選擇周期里面的成長股,當看對景氣方向時,不僅能收獲價格的彈性,同時能獲得量的彈性,相當于乘數效應的增加,對應的市值或股價彈性會比較大。
賺價格彈性的錢
對于今年的市場,蘇文杰認為,從周期維度看,國內處于復蘇周期,海外則處于從滯漲到衰退的過渡期,國內經濟今年將普遍呈現出弱復蘇的狀態。“目前權益市場整體估值仍處于高性價比區間,但同時市場和預期也在不斷博弈修復,成長性標的仍有更好的買點。”他說。
在弱復蘇狀態下,蘇文杰認為,應該賺價格彈性的錢,而不是價差彈性的錢。
他表示,今年更看好上游領域。假設商品價格在弱復蘇的狀態里都上漲20%,偏上游行業企業的成本端,如人工、折舊、能源等占比較大的成本不變,價格提升20%會對應大概有15%左右的凈利率提升;中游原材料成本大概占比80%,如果產成品價格、商品價格同步上漲,中間的差值只有4%,扣完所得稅利潤率只有3%,意味著在偏弱復蘇的狀態里,價格彈性方面,上游要比中游的利潤更具爆發力。
具體來看,他認為有色板塊機會很大,比如偏復蘇早周期的銅以及鎂、錫等小金屬,“但有色方向今年具體機會上很難存在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情況,中間應該會有一些結構性的切換。”
另外,他認為,黃金未來仍有上漲空間。短期來看,黃金價格主要是跟美聯儲實際利率負相關,加息后段,實際利率下降,金價有望繼續上漲。長期來看,逆全球化導致美元、美債的信任程度下降,對應的黃金作為世界通用貨幣更獲市場信任;軍工材料、新材料等是支持國內外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多數相關公司處于成長階段,市場滲透率不斷上升,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此類新材料企業有望在投資層面獲得較好的超額收益。
近日,由蘇文杰管理的嘉實碳中和主題混合基金正在發行。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一只“新能源不是必選項”的碳中和主題基金。
在蘇文杰看來,新能源只是碳中和的一部分,碳中和不僅是政策導向,更是生活目標,是全民都要參與的生活模式。在碳中和主題下,新舊能源相互輝映,可持續發展中蘊含著廣闊的投資機會。
除了確定碳中和是一個長期正確的方向,蘇文杰認為,碳中和領域也有長期較好的成長性,即大家常說的長坡厚雪。碳中和不是某一個行業或者賽道的“獨角戲”,而是很多成長性良好的發展方向的“組合拳”,目前來看,他看好至少5個細分方向的投資機會,包括工業端的化工龍頭、新材料、氫能產業鏈、環保行業以及新型的電力系統。
對于碳中和方向,他表示,將持續關注上游有色端,配置化工、新材料、環保等板塊,并將新材料作為后續重點關注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