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1:43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劉琪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6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逆回購利率降了!
6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逆回購操作利率由上一交易日的2%下調10個基點至1.9%,距離上一次調整已時隔近10個月(2022年8月15日)。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此次下調無疑與日前央行行長易綱在赴上海調研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時提到的“加強逆周期調節”形成強力呼應。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在分析人士看來,本次政策利率下調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下半年宏觀經濟復蘇力度進一步增強。此外,此次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也意味著后續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同步下調的可能性上升,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有望隨之下行。
釋放明確穩增長信號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但進入4月份之后,不少經濟指標環比增速放緩,經濟恢復速度弱于預期。
對于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的下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力度穩中偏弱,樓市也再度出現轉弱勢頭,需要穩增長政策適時發力。本次政策利率下調,疊加近期銀行存款利率調降,將有效帶動企業和居民實際貸款利率下行,進而刺激信貸需求,推動消費和投資提速。更為重要的是,本次政策利率下調,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信心。
“近期物價水平明顯偏低,其中1-5月份CPI累計上漲同比僅為0.8%,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更能體現整體物價水平的核心CPI累計上漲同比為0.7%,明顯低于3.0%左右的溫和水平,這為適度下調政策利率提供了空間。”王青補充道。
在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看來,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釋放出更多政策信號,穩定市場預期、加強逆周期調節、促進金融機構在資產端繼續讓利實體經濟,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為經濟復蘇和平穩健康發展創造松緊適宜、穩健中性的貨幣金融環境。
本月LPR或非對稱下調
從以往來看,7天期逆回購利率與MLF利率利差在75個基點。業內普遍認為,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表明央行即將開展的MLF利率調降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王青預計,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也將下調0.1個百分點至2.65%。考慮到政策利率體系聯動調整的一般規律,在短端政策利率下調后,中端政策利率(MLF操作利率)也會跟進下調。
“鑒于MLF操作利率是LPR報價的定價基礎,若6月份MLF操作利率下調,6月20日LPR也將跟進下調。”王青表示,考慮到當前企業貸款利率已處于歷史低點,且明顯低于居民房貸利率,加之近期樓市再度轉弱,預計本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很可能出現非對稱下調,即1年期LPR報價可能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調15個基點。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認為,從歷史經驗看,7天期逆回購利率與MLF利率利差在75個基點。此次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意味著后續MLF利率同步長下調的可能上升,LPR利率適度調降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回顧MLF操作利率,上一次調整也是在2022年8月15日,由2.85%下調至2.75%。另外,截至5月份報價,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來上LPR為4.3%,均連續9個月“原地踏步”。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從量的角度來看,鑒于當日有2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實現零回籠零投放。
“20億元逆回購操作量完全對沖到期量,說明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供求關系平衡,不需大規模注入以維持資金面平穩。”龐溟表示,顯示出央行根據流動性供求和市場利率變化,靈活、精準、適時實施調控,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狀態、保持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衡量市場流動性指標DR007走勢平穩,始終處于政策利率下方運行。
圖片來源:中國貨幣網
在加強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基調下,周茂華預計,后續央行仍有降準(定向降準),利用結構性工具的可能,此舉有助于釋放長期限、低成本資金,進一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提升銀行信貸擴張能力和積極性。
周茂華進一步表示,央行加碼穩增長政策,有助于穩定市場對經濟復蘇前景樂觀預期,國內金融環境保持適度寬松,加之股市估值低洼,利好市場風險偏好。同時,經濟處于恢復階段,低通脹環境、央行加碼呵護,市場流動性繼續保持合理充裕,也將對債市構成一定利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